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催眠班分享】複訓催眠課,給我超乎預期的滿滿收穫|學員 Alena

分享人 | Alena (2023複訓)

身為一位專業的催眠師,不斷地學習、進步,增進專業催眠技巧,並且持續不斷認識自己、療癒自己、提升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雖然已經擁有催眠師的執照,但如果有複訓的機會,都持續參加,每次都是收穫滿滿,這次也是。

有人會問我:「咦?每次催眠課不是內容講的都一樣的嗎?為什麼要參加複訓呢?」但是,那是因為把課程想成:老師在台上一直講,學生在下面一直聽,這種傳統的教法。

但是沈伶老師不一樣,她的教學方式,除了帶給我們理論的基礎,同時非常重視實作,也就是「實際進行催眠操作」。

每個參與的新學員,在整個課程中,都至少會當過一次以上被催眠的個案,一方面得到創傷的療癒,一方面可以真正感受「被催眠」是什麼感覺,擔任催眠師工作時,才能知道如何帶給個案最專業的催眠引導、潛意識溝通的體驗。

就像,如果你想成為一位很棒的廚師,但你學習過程,是只看食譜、沒有練習煮過菜,或是你煮完菜沒有先試吃,例如:好不好吃、味道怎麼樣、是硬是軟、怎麼樣的火侯才能煮出最好吃的菜…等等;或是去多吃別人煮的菜,體會吃東西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感覺怎麼樣…等等,要如何成為很棒的廚師呢?最重要的是,煮給別人吃的同時,能從別人口中得到真實而中肯的回饋和建議,那是最珍貴、最重要的。

因此,除了課堂上多次實際操作催眠,課堂外,老師也會交代並鼓勵學員進行練習催眠的功課,因此整個學習的過程,「被催眠」或「催眠他人」的經驗會非常多,其中遇到各種疑問和狀況,沈伶老師也會給予因應的教導和建議,無私分享她珍貴的催眠經驗和技巧。

因此,只要有在課堂上專心認真的學習,吸收所有課程內容、實作經驗,再加上自己課堂外認真的反覆練習,就能累積出紮實的實力,然後在通過沈伶老師專業且嚴格的認證標準、拿到證書的那一刻,都可以很有自信的告訴別人:我是個隨時、現在、此刻就可以上場,最專業的催眠師。

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透過催眠別人,以及被催眠的經驗,得到了很多療癒自己、認識自己的機會,也就是說,上完催眠課,整個身心狀況跟一開始上課絕對不一樣,這是最大的收穫。

也因此,參與複訓就非常有意義。由於每次上課的學員都不一樣,就像生命巧妙的安排似的,透過沈伶老師獨創的「超世紀催眠」手法,每次上課實際操作催眠時,面對每場催眠不同的個案,有著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創傷,以及不同面對創傷的反應,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相同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每每更加打開我看生命的視角,不但能從中吸收更多的專業催眠技巧和經驗,也能讓我擁有更多的同理心,謙卑的學習,秉持著「如何幫助各式各樣的個案」的中心信仰,希望能讓自己專業可以更上層樓。

每次複訓,看到大家從一開始上課,從未療癒前的身心狀況,到課程中經過了數次催眠療癒,直到最後課程結束,每個人都脫胎換骨,這整個過程,讓我深深的見證催眠的效果和的重要性,也更確定自己在催眠師這條道路上的使命感。

我自己也是在這個過程,經由催眠,和潛意識溝通,持續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限制性信念、療癒自己的創傷,一路走來,我深深體會到,「催眠師」是個可以幫助人生命變更美好的事業,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過程中持續認識自己,非常有意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催眠師帶你上天堂」,也就是說,好的催眠師像導遊一樣,用專業技巧引導你與潛意識溝通,這是絕對必要的。

但是,要成為好的催眠師,除了必備的專業技巧、助人的熱誠,最重要的是,必須具有「正確的身心靈觀念」。觀念正確了,才能引導個案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最後也才能讓個案達到生命更自由美好的目標。

這就是催眠師本身必須具備的「生命視角的高度和廣度」。而催眠師本身也能在執業過程中,隨時保持身心平衡、自我提升、心靈成長。這些是一般人常常容易忽略的重點,但卻是沈伶老師非常注重的。

因此,非常感謝老師的催眠課程,可以有複訓的機會,讓我可以持續精進、走向認識自己的智慧道路。

如果你是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催眠師、學習正確的身心靈觀念,同時認識自己、療癒自己、幫助自己心靈成長,讓自己生命更美好自由的人,非常推薦來參與沈伶老師「超世紀催眠師證照班」,學習這個可以助人助己的專業,一輩子受用無窮。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催眠班分享】冷淡外表下,藏著受傷的心靈|學員 Emily

grayscale photography of woman touching her eyes

分享人 | Emily (2023年結業學員)


接觸身心靈多年,我很享受瑜珈、冥想、能量療法帶給我安定、平靜的感受。報名催眠師班,是想更深度的療癒自己。

然而,這卻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翻轉」,才知道以前了解的自己,是那麼淺薄。

記得從國小五、六年級開始,老師、同學就會用”很冷、很酷”形容我。我以為這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還覺得自己很特別。

透過催眠,一層層剝開童年經歷,原來他人形容的冷酷,是從小在不快樂的家庭,一點一滴累積成的樣子。

這其實是我的防衛面具,不是我的真實面貌。

在為期兩個多月的催眠師課程期間,沈伶老師持續在課堂上,透過實際演練,讓我們更了解”潛意識”的運作。也大量與學長姊、同學相互練習,一方面當個案被療癒、一方面當催眠師精進技術。

第一次被催眠,面對父親,我咒罵他,宣洩我的憤怒。

「你怎麼可以不考慮家人,把財產敗光;你不關心我們,所以從小到大都躲著你。」

我感覺我不重要,我不被愛。多次被催眠後,我體會到沈伶老師說的:「心靈是很有層次」。

從我恨你、討厭你,持續釋放對父親的憤怒。後來憤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痛苦、傷心。我深刻感受到不被父親關愛,家庭經濟困頓、母親的辛勞,父母彼此冷淡,影響著全家人,弟弟也因此選擇失聯,讓我非常心痛。

我也看見,原來我在複製媽媽。媽媽不開心、我不敢開心,媽媽租房子、我不敢買房子,媽媽不幸福、我不能過得比她好。

潛意識的運作很微妙,年幼時,心靈沒有力量,我只能依附母親,把母親的痛苦揹在身上,把母親的幸福,視為自己的責任。

從痛苦衍生的生存之道,就是逃避、戴上冷漠面具,因為”不知道”就不會感覺到痛苦。

透過催眠將痛苦釋放後,腦海浮現的是父母年邁、孤單的樣子。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內疚感,浮現出來,「我不該對你們這麼冷漠,對不起。」我這樣說著,內心一道道高牆也逐漸崩解。

沈伶老師說過,所有的關係都是一個圓,先向外、再向內。往內看才發現,外境演出的都是我自己跟自己的關係。當看見了,心靈就開始改變。

現在,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無名火變少了,冷酷的表情也少了。可以更誠實的面對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

因為自己被療癒了,作為催眠師,看到個案深入潛意識,釋放自己都很驚訝的憤怒、恐懼、痛苦時,很能感同身受。原來創傷並沒有過去,創傷都烙印都在心底。

透過催眠,有效率把它從海底深處撈起來,面對、釋放,就是一個重新整合自我的機會。

由衷的感謝老師的指導,感謝學長姐、同學這段期間互相療癒、加油打氣。催眠師班是一門紮紮實實、面對自己、認識自己的課程,也幫助個案走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找回真實的自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直面恐懼,為自己勇敢而活|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里歐

分享人|里歐

一開始決定參加僻靜,只是心裡有個衝動一直催促著自己要參加。

後來則是期待能利用這次僻靜練好覺知,讓自己保持專注力,不再那麼容易分心。

而實際的收穫,其實有些超乎我預期。

學習勇敢

老師在一開始就有提到,在僻靜期間,如果有感受到情緒,就自己把握機會釋放,想哭就哭,想叫就叫,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別人,即使是大家一起在靜心時也不用在意。

當聽到老師這樣說時,還跟自己說一定要把握這絕佳機會,好好療癒釋放。

但當感受到情緒,想要釋放的時候,我發現我做不到,尤其週遭一片安靜,我連流淚都是無聲的,不敢真正哭出聲來或是說出想說的話,深怕打擾到別人也不想被注意到。

一開始若自己有情緒,就會在其他同學在釋放時,趕緊把握機會釋放,當同學結束時,自己的情緒也就巧妙的停止。

有次沈伶老師說了一句「想哭就哭,為什麼不敢哭出聲。」也讓我好好正視自己的情況。

「對啊!我為什麼不敢哭出聲?」、「為什麼我只敢在別人哭的時候才一起哭?」、「真的是怕打擾別人嗎?」

靜下來去看內心的真正想法,其實是自己不敢展現自己,尤其是脆弱、黑暗的面向,哪怕僻靜時,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沒有人會對自己評論,還是習慣性的在意跟害怕。

然後就開始慢慢練習勇敢,支持自己在有情緒時,就能允許自己流動,而不是壓抑。

先從敢在別人釋放時哭出聲音,然後在大家靜心時,能夠獨自哭出聲,甚至說些心中想說的話,每一次都提醒自己專注在自己的感受,感覺到什麼就允許流動,即使還不習慣,還有些膽怯,還是一次比一次進步,也漸漸拿掉一些心裡的限制,變得更勇敢。

放下腦袋

靜心時,常會感覺到身體往後倒,明明老師都有講,順應身體,不用抵抗。

不過我還是一直把往後倒的身體往前拉,偶爾順應身體躺下後,沒一會就會急著想坐起來,反反覆覆地,常會讓我心中有點焦慮,總覺得一直躺著不太好,也覺得一下坐一下躺的自己,是不是很不專心。

後來,在難得QA時間中,我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後,老師回答要怎麼做之後,也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覺得一直躺著不好?提醒我要去看見這背後的原因。

促使我看到,當大家都端坐著時,我是躺著的,我怕跟別人不一樣,也擔心會不會老師覺得我在偷懶,或是我動來動去很不專心,再進一步看到我還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面,而不是在自己身上。

於是,放下頭腦的認知,允許身體動來動去,不再管對錯或是其他人的標準或眼光,只是感受身體,想後躺就後躺,覺得躺夠了就起身,想轉動就轉動,只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及身體的動作,反而明顯提高專注。

後來,身體還開始往前傾,做出把頭頂貼地的姿勢,感覺身體在提醒我把頭腦放下一樣,不久,身體又做出跪拜的動作,額頭跟手都貼地的趴著靜心,好像在告訴我臣服,不用擔心對話,回到自己,順應身體的流動,好好和自己在一起。

直面恐懼

沈伶老師常會提醒要直面恐懼,就進入那個恐懼去面對,才能穿越,在僻靜前,就有發現自己很容易逃避,不願意面對。

僻靜期間的長時間靜心,感覺自己無處可去了,無法再用生活的瑣事來迴避,當注意力都在自己時,平常沒注意到的感受也都變得很明顯,甚至強烈到很難忽視,只能直接面對。

我記得在第六天時,原本專注的狀態又開始分散,本來已經可以很輕鬆完成每段的靜心,但大約在中午後就開始覺得腦海裡又開始想東想西,想著各種僻靜後的生活事,開始變得浮躁,後來,只好很正視這些浮躁,一個個去看去感受,一層一層的往內挖,往內看。

看到裡面有很多的恐懼,擔心自己僻靜後無法繼續維持,擔心生活的壓力.…各種的擔心,還有一些其他之前沒注意到的感受,也因為願意面對,願意承認,然後當我說出"我好害怕!我好害怕!我好害怕!",一邊說時,我心中有種鬆開的感覺,我終於不用假裝自己很堅強,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太懦弱,也不用再逞強了,就是承認也接受自己很害怕。

直面後,再去想著這些事時,那個恐懼也淡去,反而會有種安定,知道自己可以度過。

承認錯誤

靜心時,沈伶老師提到若有自我懲罰的議題,通常是來自於內心無法原諒自己,或是無法面對自己曾做過的事,所以建議可以利用山莊的小坡路,用【朝山】的方式進行懺悔,在跪拜時,說【對不起,請原諒我】,面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及道歉。

第一次朝山時,剛開始沒有太強烈的感覺,慢慢地一次次跪拜,不斷地說著對不起,請原諒我時,也開始浮現出很多自己做錯或無法面對的事,心中的歉意才漸漸湧上,結束時,還覺得怎麼那麼快就結束了。

原想著隔天早上再繼續,結果當晚飯後的空檔,身體就自主地走到下坡處,開始朝山,前幾步還是在心裡唸著,幾次後,我就開始用說的,說出來的那一刻,忽然好多好多的畫面和人一直湧現,心中的歉意越來越強烈,覺得只講一次彷彿不夠,每次的跪下去的時候,會講個3-5次對不起,請原諒我。

一邊說一邊哭得莫名奇妙,剛開始是針對過往的人事物道歉,然後慢慢地心輪位置還開始發熱,心中湧現一些莫名的歉意,不知道對誰,只感受到很深很深的歉意和悔意,還哭得更兇,就這樣兩步一跪的不斷的道歉,同樣的路程,這次卻多了一倍的時間,結束後,有著細微的輕盈感。

結束前往教室進行晚上的靜心,原本會擔心會不會有點累,結果這晚的靜心,我非常清醒,連偶爾靜心會有的昏沈或瞬間秒睡一下完全沒有,反而更能靜下來好好專注在呼吸。

支持自己,當自己的老師

第六天時,我發現自己的覺知狀態會因為老師在而比較能保持,當自己一個人時,覺知的狀態不是很穩定,很容易跑掉,然後我就開始責怪自己,先責備自己很虛偽,在老師面前才表現比較好,然後又責備自己怎麼那麼容易分心…,然後就開始覺得挫折,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在生活中保持覺知,心裡冒出一堆責怪和推諉,然後就開始變得很浮躁。

我當時心裡,一直想到沈伶老師說的:要當自己的老師,不用急著自我責備,要支持、提醒、鼓勵自己。

先是停止責備,引導自己去看見內在的恐懼。
鼓勵自己,去看到自己的成長及微小改變。


也問自己,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幫自己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觀察覺知不穩定的情況,慢慢地就發現了原因,也知道如何調整。

這七天,感覺和自己的心更近一點,一點一點地拿回自己的力量,在僻靜後回到日常中,發現自己逃避的情況減少很多,以前遇到不喜歡或讓自己煩躁的事,很容易拖延或一直分心,現在則會再跟自己說:「靜下來,這次處理好就不用再重來了。」

以前會因為焦慮而不斷地趕著各種進度,現在也會能夠穩住自己,把當下的事做好,甚至停下來思考,什麼事才是我真正需要去做的,開始簡化一些不重要的瑣事,讓自己有多些時間可以靜心。

七天的收穫很多,還在細細品味,真的很謝謝沈伶老師這七天的辛勞,從身到心的照顧、提醒與陪伴,很感謝自己參與這次的僻靜。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僻靜—踏實面對自己的機會|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舒涵

分享人|舒涵

參加僻靜前幾天開始整理物品,8歲的女兒看見我拿著行李箱下來開始裝東西,她開口mur mur:

「妳為什麼中秋節不在家啊!?」

「妳要去幾天?」

「這天」我指著月曆上9/27的格子

「到這天」再指10/3的格子

「為什麼要去那麼多天啊~~」

「妳為什麼要去僻靜啊!?」

我答:「因為我不想一直這樣亂發脾氣」


一向聒噪的女兒緊閉著嘴巴看著我,我心裡OS「她竟沒有回話」。我也沒有說話,繼續打包行李。這個沈默的瞬間,我有點驚訝,五味雜陳!

身為一個催眠師,我知道生活中一切都是潛意識的顯化,我的確很想停止生活中的這些情節(女兒總是有辦法惹怒我)重複出現。我深知,我得面對自己。

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7日僻靜,我期許自己能夠在這段時間把自己的覺知練的更好,更好的靜心狀態,好好珍惜這難得的機會,畢竟我得手機關機、放下家庭7天。雖沒有期待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的成績,但至少要比去年進步啊!

知道僻靜好多年了,之所以才參加第二次,有部分原因是我曾經參加過10日的內觀,我當時自認內觀跟僻靜應該是差不多的情況,所以我權衡,要離開有幼兒的家庭7天,而且任何修行本來就是應該是要回歸生活,我還是得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落地。於是大腦總結報告:「7日僻靜」對我來說是無法選擇的行程。就這樣錯過了好幾年的僻靜。

直到去年,終於終於有機會參加,我發現沈伶老師所帶領的7日僻靜,跟10日內觀,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內觀也是禁語,不能有眼神接觸,過午不食(不能吃東西的時候會提供黑糖,用來沖泡黑糖水止餓)、長時間的靜心(有教導靜心的方法)。

但沈伶老師所帶領的7日僻靜,是更細緻的,除了長時間的靜心外,老師會視情況在靜心後,穿插動功,這樣身體不會因為長時間坐著感到僵硬。

動功也可以幫忙排除身體的負面能量,(記得我當初參加內觀後,便一直有左髖疼痛的症狀,如果可以適度的搭配活動,也許就不會這麼不舒服)。

老師還會穿插音樂靜心,針對某些特別需要提醒的情況,給出提醒、建議學員可以怎麼做來幫助自己。老師也會回饋學員,覺知練習的情況是否深度足夠,等等。(例如我就被提醒,太用腦,過度詮釋,要用心去感覺!)

飲食上,是天使推薦的輕斷食,沈伶老師還會準備天使嚴選的零食,給大家在肚子餓的時候「動功態」取用,所以其實我覺得飲食上是處於歡樂(?),就是不會挨餓的狀態。

這次僻靜比較特別的,是場地剛好有一個斜坡,老師建議感覺自己有「自我懲罰」信念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斜坡進行朝山,我進行朝山朝拜的動作時,突然覺得自己的痛苦,似乎是有機會可以在無限♾️回圈中停止的。

雖然這是頭腦知道的常識,但那一刻,我感覺心裡有個東西鬆開。雖然身體因為朝山朝拜感覺很痠痛,但心裡面是踏實的。我在第五天早上開始進行朝山,一共三天,每天結束腿都像麵條一樣抖不停,我就抖著去擦痠痛乳膏,然後吃早餐,靜心、動功,一連三天後我的腿都沒怎樣耶,直到僻靜結束回家,也沒有什麼痠痛症狀!

第4天的下午,有一段音樂靜心,老師引導,回去小時後的家,我看見自己小時候的家,因為我有創傷症候群的狀況,有些事都不記得了,尤其是小時候的家,在之前催眠時,我只能依稀記得客廳、廚房,至於臥室裡的家具一向很模糊,但是在僻靜那一刻,我看得好清楚!

家裡面的衣櫃、床頭櫃裡面放著什麼物品,那些我沒事就喜歡去翻看的抽屜,暗櫃藏著阿嬤的貴重物品⋯⋯許多曾經發生過事,好多好多細節突然全部都看清楚,想起來了!!

事後我有感覺,我比較理解「用心去感覺」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老師說的「真心誠意去做每一件事」。

在長時間靜心下,我也體會到老師說「腳麻後再堅持一下,真的腳不會斷掉」是什麼感覺。有好幾次 我愛我在靜心 結束時,我都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定住,全身不能動,等力量解開的時候,我的腳也沒有痛麻到無法行動的情況。

真心感謝沈伶老師,願意勞心勞力、舉辦這樣的活動,給大家一個難得的機會。在風景優美的環境,禁語、輕斷食,不用擔心任何事的被照顧著,我們只需要專心不斷的做一件事:「真誠的面對自己」。

謝謝沈伶老師、謝謝天使,謝謝一起僻靜的大家!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找回覺知力,找回自在的生命|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妍靜

分享人|妍靜

從開始知道有「靜心」這樣陪伴和認識自己的方式、到在日常生活中靜心已有幾年了,靜心、自我探索的好處,這些我在日常生活中都明白,也都有感受到實質的改變。

但必須誠實地說,除了僻靜期間以外,自己是很少能一次靜心超過1小時,然後整天靜心5-6小時的。

因為平常都有療癒與靜心,所以之前常有種「阿,我感覺有比以前進步了」這種自滿的想法,但在這次「僻靜」中,我終於強力意識到,這樣想法是膚淺的、會阻礙自己進步的。

剛好在僻靜前,參加《阿迪亞香緹.空性之舞》的讀書會,書中強調,我們不是要成為什麼、追求什麼目標,而是在每個當下,覺察自己、順著一切的流,臣服於其中。遇到挑戰就面對、解開各種對自我的框架和限制;所以這次僻靜,我便想著盡量練習「放鬆的專注」、誠實的面對自己,無論自己是什麼狀態,我都接受。

當我調整了心態,不再壓迫自己,過去幾次僻靜覺得辛苦、焦慮、很緊繃的一切,無形之中的壓迫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一種純粹的穩定和寧靜感。

這次僻靜,大概前三天左右,只要開始靜心,我的大腦就亂哄哄、又很昏沉,雖然我一直試著提醒自己專注,但這種用頭腦試圖抑制的方式,實在成效不彰。

「太用腦了,你的『心』呢?」沈伶老師問。

被老師提醒後,我試著去感覺,結果什麼都感覺不到,只感覺到一種我心已死的絕望感。

我其實很訝異,怎麼會呢?!我以為我比以前好很多了呀?!平常療癒釋放,都是有情緒感受的,怎麼會沒有「心」呢?!

但想著前面說的,「我接受任何模樣的我」,所以我不急著找原因、不去試著療癒,而是更深入地去感覺。真的好心碎、好絕望阿!像剝洋蔥一樣,這是內在很深層的狀態。

再經過幾小時的靜心後,腦中突然浮現「我做的很多努力,其實只是在維持肉體的存活」、「某個不知道的時點,我其實早已放棄一切」、「我連『希望』的可能性都不想要了」的感觸,傷痛之餘,我也驚覺,這或許是從小到大、常常問朋友「為什麼你可以感到快樂?」,或「我總無意識不想讓自己好過」的原因吧!?

「放棄希望」的心碎感,有點難用文字形容,我很慶幸在靜心時,可以窺見自己深層潛意識的信念,而不用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來體驗和發現。

心靈的感受真的很奇妙,即便狀況不會馬上解決,但光是發現這件事,就讓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謝謝有這次的僻靜,謝謝沈伶老師、也謝謝我自己。

回到前面說的,當我被提醒念頭太多,為了幫助自己不要落入頭腦中,我決定全面專注在「呼吸」,盡力把每一步驟做好,緩慢移動練習覺知、並專注呼吸後,身體有了一種奇妙的凝聚力。

腦袋真的變清淨了!真的好輕鬆、好愉快、好自在。

誠如沈伶老師所說:「僻靜」時,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不專注在自己。僻靜時,不需要工作、講話,不用煩惱生活大小事,時間、空間完全是自己的;不管有多少情緒、哭得多聲嘶力竭,也不會有人理你,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對於想好好陪伴自己、增強練習覺知的穩定度,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這世界以『我』中心、為『我』演出」

「一切都在最恰當的安排中」

在每個腳步和呼吸間,我有了這樣的感覺。

無論是僻靜時、還是回到生活中,我會遇到的一切的人、事、物,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感受,一切都是為了支持自己此生的體驗和成長。

雖然從第一次知道要練習覺知,已經有幾年,也曾對自己的狀態、練習方式有過誤解,但經過這次僻靜的七天,身體好像養成了一種記憶性,終於能比較掌握什麼叫做「在覺知裡」的感覺,回到日常生活,也較能知道怎麼保持覺知了!

我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有意義,過去的路和挫折也不會白費,不用把力氣放在懊悔與自責,而是要好好珍惜每個經驗、好好面對自己,然後繼續勇敢向前。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一切都發生在最美好的時刻|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雪俐

分享人|雪俐

對於這次的僻靜,非常期待,但因工作關係,有各種緊張、害怕不能前往,最後終於成行,真的非常開心。

原本去僻靜前,會期待自己在這七天有點收穫、可以更暸解自己,或透過這七天的相處,看見自己所沒有發現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靠近,心裡既緊張又害怕。在老師第一天就表明不要有任何期待時,我也決定,在這七天就是專心的、好好的與自己相處。

開始的前一、二天,覺得自己很煩躁,離自己的心很遠,感覺不到心底最真實的感受。走療癒過程時,我感受憤怒、傷心、難過、孤單、承認不被愛的自己,這過程我體驗內心的矛盾、掙扎、委屈,反覆回憶過去一路走來的自己,一層一層卸下包裹在身上的包袱,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僻靜過程,適逢中秋節,聽見山下人們團聚的歡笑聲,比對在山上面對自己、單獨過節的場景,我卻很珍惜與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因為這時光無比珍貴。

看著當晚又大又亮的月亮,心情非常激動,想要蛻變得想法非常強烈,希望接下來自己可以有清醒的人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的力量、給自己勇氣、愛,不奢求別人。

僻靜第四天,很有感觸的寫下「看清楚自己的心,並且好好感覺,不要忘記為什麼來到這裡的目的,一定要持續努力,才會有收穫,人生也是沒有不勞而獲,有智慧的做事,找尋妳新的人生,所有的一切經歷都是有意義,不要覺得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是發生在最美好的時刻」。

看見自己一步一步、慢慢靠近自己的心,在動功時體驗無比愉悅的自己,試著放下在意他人眼光的想法,很高興自己能有一點進步。

僻靜最後一晚,在星空下靜心,面對著山巒、滿天星星、滿谷蟲鳴聲,彷彿看見自己站在山崖邊俯視這一切,感受大自然無比的力量衝向我而來。這一刻,我感謝自己能夠堅持,感謝老師7日的辛苦,感謝所有一切。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從「腦」走向「心」的旅程|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車車

分享人|車車

原以為我不會再參加僻靜,想著畢竟結束後,又會流入世俗中(笑)。但這次的僻靜,讓我有很不一樣的感觸。

原來我之前,都是用”腦”在感覺,像是:聽到這首歌我應該要哭、靜心後看到景色應該要有感觸、我要跟上帝祈求等等。也不自覺設立目標,僻靜結束我的靈性程度應該要很高才是,要有解脫的感覺才可以……。

這次,老師一開始就開宗名義,表示想在僻靜7天靈性程度大幅提昇的人,根本癡人說夢。這也正符合我的想法:這次僻靜就單純回歸自己,不要像之前為自己設立目標。

在這七天,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不要想未來、不要想以前,只要想著現在、我要把這件事做好。靜心時間就靜心,練覺知時就好好練覺知。

這次靜心的專注力,比之前好很多,也發現自己其實念頭很多、內心很混亂,以前的平靜都是自以為的平靜,所以生活中,外境才會如此忙碌,因為潛意識不想讓自己靜(停)下來。

也因為僻靜7天,每天反覆的練習靜心與覺知,感受到自己的專注度,比以前更加濃稠而凝聚。回到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在意程度比以前減小很多。更知道什麼是自己要的、什麼是我不想要的,感覺能更有智慧、更純粹的做決定。

因為自己過去是個會把事情弄得複雜的人,不過現在,當我感覺要把事情複雜化前,我會先暫停並專注呼吸,然後跟自己說:讓我們把事情弄得簡單吧!

也發現,是因為抗拒面對自己,才會不自覺的處事複雜化,也想找藉口放棄、或藉機怪罪別人。這些領悟與轉變,讓我更加堅信,一切都是教導我們回歸自己。也讓我感受到,什麼才是 「活到當下」: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

也提醒自己用「心」去感受,雖然有發現自己抗拒面對最深、最髒、最醜陋的自己,但我願意先試著接受這樣的自己。

僻靜結束後,回歸世俗,我勉勵自己,持續努力從世俗中,練習認識自己、堅定自己,在世俗中仍然保有自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臣服於自己的生命之流|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鐘樓怪人

分享人|鐘樓怪人

這次僻靜,應該是我最「不努力」的一次僻靜了。

不努力,不是說我不認真、沒有專注在自己、等等⋯不努力,指的是我這次沒有「用力的」做著每件事。

我就儘量的讓自己沈浸在每一刻的流裡,順著那個流,認真的讓每一刻的流帶我看到更多的自己、更認識自己。

在這樣的「不努力」之下,我看到了原來我是一直那麼的苛責著自己:「怎麼注意力又向外了,僻靜都已經開始了!」還記得僻靜開始可能不到十分鐘,我就開始在心中這樣的數落著自己。

「靜心的時候下巴太用力了,怎麼那麼不放鬆」

「怎麼又沒感覺、這首歌是你以前很有感覺的歌啊、趕快把握機會哭一下、叫一下、釋放一下呀」

「怎麼動作又快起來了!怎麼轉身覺知又出去了!怎麼都學不會!」

我也會諸如此類的這樣批判著自己。

僻靜的第二天吧,我就看到一個像鐘樓怪人的自己,在自己的各種不滿跟挑剔下,傷痕累累、體無完膚、站都站不直、扶著旁邊,無法走、無法動。我的靈魂就站在鐘樓怪人的旁邊,告訴我那位鐘樓怪人就是我內在的自己。順著流,我邀請了靈魂跟我一起靜心,但是我怎樣都無法開口邀請那個鐘樓怪人的自己,跟我一起靜心。

就這樣,我就繼續感覺著自己在每一刻的流裡,邊覺察對自己的各種的批判,「不努力」去強迫自己要做任何事。我不願意邀請鐘樓怪人一起靜心,我就允許自己不做那個邀請,然後繼續去看著「為什麼自己是這樣?鐘樓怪人給我的感覺是什麼?我是鐘樓怪人又給我什麼感覺?」沒有感覺的時候,我就繼續感覺著沒有感覺的自己,並且同時試著去理解為什麼自己沒有感覺。

某一天,我突然感覺到瞬間心頭湧出了一股很大的熱流,在靜心中,我就順著那個流大喊了出來。只是單單一個「啊~~~~~」,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從心而出的感覺。

不是硬去擠出來的感覺。不是努力去感覺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就是自然而然的感覺到了心裡的感覺。然後在那個很有感覺的流裡,我就感受著從心一直冒出來的感受。看著自己氣到全身發抖。感覺著自己的一切。

在那之後隔天,第一次做了朝山,可能在朝山根本還不到三秒鐘的時間,我又瞬間從心湧出「很對不起」的感覺。這次的感覺從心,一直擴展到了全身;我第一次感覺到了我全身上下,都有著「對不起」的感覺,不僅僅在心而已。

每一個朝山的動作,從雙手合十在眉心,移動到心,再到雙手著地、雙腳著地,再到頭磕下去、到再起身,就像有一股流帶著我一樣,我很緩慢很緩慢的順著那個流動作著,大腦的批判完全都停止了,只有止不住的眼淚,跟感覺著由內好像每一個細胞,到外的每一個毛孔,我都在表達著我的對不起。

一切就是順著那個流,帶著我去表達我的歉意、去感覺、去體驗、去看著自己的一切、進而更了解自己。

到了僻靜的最後一天,頭腦的批判突然都不見了。有的時候還是會覺察到自己還是抿著嘴在靜心,就慢慢的讓自己把嘴唇周圍的肌肉放鬆下來。有的時候動作還是會不自主的加快,掉出覺知之外,我就看著這樣的自己,把覺知再拉回來。

專注力偶爾飄出去,就慢慢的把眼睛閉上,感覺自己的呼吸,感覺自己的心跳,讓自己回歸專注在自己。

在山上的最後一次動功,我順著流,吼出了一直深藏著的對世界的怨恨跟不滿,但更深的,是種種的對自己的憎恨。動功結束,我突然又很想朝山。我就順著流,慢慢的走到朝山的坡道,然後隨著一句句的對不起跟一個個的跪拜,我的心突然變得越來越輕鬆,最後,那道流突然帶我說出了「謝謝你們」,而那個跪拜也突然變成一個很感謝的感覺。

在那個跪拜之後,我站了一會兒,突然又跟著流開始跪拜,但是這次,取代「對不起」跟「謝謝你們」,我說出了「我願意試著原諒自己了」。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整個很震驚:「這句話從哪裡冒出來的!」

震驚過後,我繼續朝山,繼續跪拜,我也從「我願意試著原諒自己了」到「我願意原諒自己了」,甚至到了後來轉變成「我願意學習試著愛自己了」、「我願意學習愛自己了」到最後「我願意愛自己了」一切就順著流,帶著我。

最後的靜心,我又再次看到了那位鐘樓怪人。這次,順著流,我邀請了他跟我一起靜心。我看著他,慢慢的在我盤著的雙腿上坐了下來,我的靈魂也一起坐了下來,最後漸漸的,我們三個好像就融合在了一起,那也是我整個僻靜最平靜、最沒有念頭、最沒有批判的一個靜心。

我就順著那個流,陪伴著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不用努力的接受所有的自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遇見新的自己:「我」回來了!| 2023七日僻靜 學員分享- Livia

分享人| Livia


“七日僻靜,期間全體學員禁語、嚴禁任何形式溝通、禁四目交接、嚴禁使用手機與3C產品”。

看到沈伶老師-僻靜營資訊,光是上面這段話,自己就先到退一步。我做得到嗎?沒有手機,不能說話,不能看對方,這是什麼狀態?難以想像,一路從早鳥價觀望好幾個月。

在這期間,生活中反覆出現各種痛苦,逼得自己不得不好好面對,到底我是怎麼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因此決定要好好地跟自己直球對決一番,我想要知道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心情一路從恐懼,害怕自己做不好,隨著時間的接近,被塵封的負面情緒一一湧出,反而期待僻靜的到來。七天可以不被打擾,可以專心的療癒,可以全心全意與自己相處,是件很珍貴的事。


僻靜第一天,坐在教室裡靜心,有一個感覺是”我回來了,久等了”! 眼淚就開始默默地流。

七天過程中,反覆的療癒、靜心、覺知練習,還有每天動功。

其中最過癮的是音樂靜心,有一場在搖滾樂催化下,大家紛紛喊叫。日常很緊繃的我,把握機會使出全身力氣吼出來,喊出來後那個爽快,實在難以形容,也從一陣嘶吼後,似乎被打通任督二脈,全身鬆開很多,感覺自己又更敞開。

老師帶領不同的靜心方式,感觸很深刻。

無聲靜心,是一個心智的考驗,從中學習與自己相處,當世界安靜得只剩自己的時候,聽著呼吸聲,而生命就在這一吸一呼中。即便有各種念頭在腦中浮現,也要學習專注在自己,不被打擾。

我愛我在靜心,沒想到這次反覆練習中,意外發現搭配呼吸律動,從意識專注在心到全身的力量往下沉的口訣中,身體剛好畫了一個圓,似乎約略明白老師解說這個靜心背後,從”腦-心-腹-心-腦”的概念。

第一次自己過中秋節,是在僻靜的第三天。那晚有點想念家人,課程結束走回房間的路上,抬頭看著明亮的圓月,看著看著眼淚就開始流,那個莫名的感動是有種”懂了”的感覺。

回顧這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人生的低潮,如果沒有這些苦痛,也不會讓我看見不完美的自己、渴望被愛的自己。再到學習陪伴自己與自己相處,也從認識自己中找回自己。

不知道在月光下哭了多久,回過神剛好眼前是一顆盛開著桃紅花的樹,彷彿在為我祝賀著。生命中盛開的花,謝謝來到我生命中所有的一切。

說也神奇,從這天過後,練動功的時候,明顯感到有股很強烈的開心,從內心發散出來,身心靈整體是輕鬆與雀躍。又好比吃了蜜糖般,從沒感受過如此喜悅的自己,跟自己在一起的感覺真美妙。

跟著沈伶老師學習,也一段時間了,在這僻靜營很特別的是:可以無畏別人的眼光,想哭、放聲哭,想罵、大聲罵,恣意地隨著情緒流動,跟隨身體的引導。

尤其在僻靜中,密集扎實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認真把當下的事情做好,用心活在每一刻,我想這也是做自己的一種方式。

感謝自己,感謝老師,感謝所有的安排,love u all~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學員分享】從看見自己不被愛,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Ashley

2023.3.31 黃金維度靜心活動-心得分享

分享人|Ashley

「#從看見自己不被愛,
#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是每個人終其一生
要完成的一段路。」

這次 #高我指引卡 教我的,
是潛意識某個前世之旅的註解。

#黃金維度靜心 音樂一下來,
心頭就被震了一下,
立即感受到那個躺在海底,
身旁僅有一支粗枯樹幹作陪的自己。
是某次催眠看到自己被家人拋棄、
不被支持、不被愛,
萬念俱灰而走上絕路的一段生命歷程。

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
不停地忙著做家事,
照料家族成員起居,
但得不到先生的愛,
飽受大家族長輩們的百般挑剔,
後來發生背叛先生的事,
而被毒打一頓,
生下小孩,卻被夫家帶走,
最後萬念俱灰走上絕路。

在靜心過程裡,
我好心疼那個自己,
告訴自己:
生命處處有生機,
如果重來一次,
不會再做這樣的選擇。
即使大家都不愛那個自己,
還是有我的愛啊,
有了 #愛,
就可以感受自己真實的存在,
好好地生活下去。

團體靜心活動時,
拿到老師寫給我的這張 #高我卡,
直覺是因為之前反覆出現前世絕望的畫面,
不斷與自己對話而來。

當晚回家後反覆咀嚼,
我聽著音樂睡去。
隔天早上醒來,
覺得胸口很悶,
面對前世絕望的畫面,
很難過、很心疼那個潛意識的自己,
我重複對那個畫面的自己說:
「#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說到自己流下淚來,
說到自己覺得夠了為止。

由前世對應今生,
感受到不論過去世、現在或未來,
不論任何時候,
無論週遭遇到任何挑剔、批評、
不被認同、支持、
不被愛的人事物,
我永遠都要愛自己、支持自己,
支持自己走下去!

這過程讓我更清楚意識到,
對應 #佛洛依德 的 #冰山理論,
過去對自己的理解,
充其量只是10%的 #表意識,
深藏的感受是這麼深刻又這麼不被理解,
卻一直默默影響我們!

這90%深藏冰山下的 #潛意識,
更是自己前世今生、
累世的生命歷程,
對自己的重要教導。

我以前一直以為很瞭解自己,
透過 #催眠、#回溯前世,
才發現很多過去不知道、
卻潛藏於內心的感受、想法,
才明白過去我對自己的了解,
實在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