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2022/1/2 僻靜分享 by林律師
□ 僻靜前
去年中旬,約莫進入人生相對低潮,先後去廟裡問了靈媒算命老師,以及在朋友介紹下聽了阿卡西紀錄,但情況似乎沒有好轉,反而陷入更深的迷惘。[1] 某天滑手機突然看到僻靜的訊息,不知哪來的衝動,身為一個從來沒有上過老師任何課程的人,決心要報名僻靜,且有一種直覺是:我一定會去僻靜。
保持此種衝動,自然在僻靜超額報名的情況下,決定先去上覺知課,因老師說會依覺知程度,決定誰可以參加僻靜。惟當時真的只有衝動,沒有決心,因此第一次上課就因工作忙不過來而臨時請假。可想而知,老師對於我請假這件事情,自然有小念一下(但由於當時並不真的認識老師,因此有被嚇到,還打電話給我一位上過老師心靈課程的大學同學收驚)。
總之,由於感受到老師的認真及不苟言笑,我也收起輕鬆的態度,認真的看待覺知這件事情,並且後續又報名了動功,只要有空檔,就會自己練習,終於在最後收到老師通知我是候補第一位,最後還真的補上,在收到老師通知我可以去僻靜的時候,興奮的又是立馬丟那位大學同學,不過她一如往常的冷靜說:「感覺你可以去僻靜,你很開心」。
□ 僻靜
真的要到了僻靜的前一天晚上,我問女友:「你覺得我這麼愛說話,真的可以三天不說話嗎?」女友回:「應該沒辦法吧。」果真隔天在帶著忐忑的心情開車上路,不停的開錯路,被同車的僻靜同學說:「你一定內心害怕去僻靜,才會一直開不上去,但我要去喔!」感謝後來靠著同學幫忙導航,提醒我哪邊又開錯快回頭,我們才順利準時抵達會館。
到了會館,看到老師跟其他同學後,反而就比較放下不安,漸漸地進入狀況,以下是我在僻靜中,聽老師說覺得很受用、有被啟發的部分:
一、從「心靈」,走向「身心靈」學習
我覺得這是老師,跟外面講靈性/心靈成長,最不一樣的地方。但也關鍵重要(至少對於我是)。我很喜歡薩古魯(Sadhguru),他有一段靜心冥想的詞是:I’m not the body, I’m not even the mind. (我不是這個身體,我也不是這個頭腦)。大概類似這樣的資訊,充斥著靈性成長市場,讓我一直有這樣的觀念:我可以只管心靈成長,而無關我的身。
但從覺知課到動功,從老師們得到的訊息都是,身心靈是分不開的。還記得我在上完第一次動功後,Jenny老師跟我說,下一次我應該不會再這樣一直跑了。結果我跑了三堂,到了最後一堂,我又跑了好累,終於停在一棵樹下休息。我那時候閉著眼睛,突然感受到Jenny老師把手放在我的肩上,用溫暖的聲音跟我說:「不要再跑了。一直跑的人都有逃避的問題」。聽完我就默默流淚了,突然意識到我有多不想在這個身體裡面,所以我一直跑,但終究跑不出去。(寫到這裡,想感謝Jenny老師,還有謝謝妍靜小老師陪我跑了三堂)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練習「我愛我在 」,僻靜第一天練習的時候,口訣走到「我在」,想到老師還說什麼永恆的存在,我就超級痛苦(因為我還是不想在這個身體裡),於是就在不停的旋轉跟啜泣中度過。
隔天早上鼓起勇氣寫問題問老師,為什麼要我愛跟我在?我不要愛,也不要在。在聽完老師耐心的回答後,不知為何就默默的聽進去了。之後第二天、第三天在做「我愛我在」的時候,就沒有掙扎了,我覺得我可以在,且堅定的存在。
二、從「有」到「無」到「有」
老師在講述這段的時候,我覺得超級精闢。聽完會變成信徒(大概是類似這樣感覺)。我從小也看了不少宗教哲學神祕學的書籍,但目前還沒有聽到用一句這麼簡短又完整的說法。(可能老師真的很會簡化爭點吧)
一般書籍都比較著重在學習「無的階段」,但就像老師說的,如果都不會「有」(好好的存在及覺知),該怎麼「無」呢?
在還沒有聽到老師這段說法前,我參考坊間(尤其佛教)的說法練習,也就是試著直接看破,告訴自己一切是空。但因為還不會「有」,直接跳去練「無/空」,結果變得不踏實,練久了會變成有點「虛無主義/存在主義」。所以當我聽到老師說,練好「腳底覺知」的人,是可以腳踏實地、踏實的生活,非常觸動我。從僻靜這三日跟老師的相處,從老師的身教,也感受到一股踏實的力量。
至於如何從「無」到「有」,我還離的有點遠。但我相信這個說法完美解釋了一些聖人,像是老師說的德瑞莎修女。
三、從「壓抑和欺騙自己」到「感受自己」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有壓抑(只覺得我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第一次被點出來是聽阿卡西紀錄的時候,那個老師跟我說:「你知道你面對大部分痛苦的事情都是用壓抑的嗎?即便你因為壓抑外在看起來沒問題,但你的靈魂在哭泣。你現在覺得痛苦的事件,它是要來告訴你:承認吧你的內心。」(基本上因為阿卡西的老師說話也是蠻無情,聽完也是直接崩潰了一陣子)
之後在上了第一次的覺知課,練到一半突然哭了,有點被自己嚇到,才驚覺原來我4-5年沒有哭過了。然後在練動功的時候,Jenny老師要我們一邊練一邊說話,說什麼都可以。發現我大概有10幾分鐘以上就是說不出話來,後來在妍靜的鼓勵下,才慢慢開始吐出一些字,到最後用飛奔的速狂跑然後狂罵F*ck,才正式願意接受,我真的有壓抑自己。
另老師提到:「真誠的面對自己,包含感受」。如果不去感受,自然就是用壓抑或欺騙的,必然就會扭曲。在之前,我從來沒有覺察到我有這麼扭曲(我以前都只看見別人扭曲,沒看見自己的扭曲)。感謝老師用堅定而平和的話語,讓我理解,並透過覺知、動功、靜心的過程,透過身體的反應,和內在情緒的湧現,而不得不相信這些道理的真實。
四、從「療癒」到「意識提升」
我很喜歡在僻靜中,老師提到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療癒。
第二階段:提升意識。
第三階段:可以去實現真正的愛/合一。
一般坊間的靈性成長,真的多在「療癒」。最近才有一個朋友取得靈氣治療師,也做頌缽,都是著重在能量與療癒。比較少聽到強調如何「有意識」的生活(我有聽到的是從薩古魯,他使用Consciousness一詞)。
我很喜歡老師對於「療癒」與「提升意識」的形容:「療癒」像是打掃房間,不能一直只會打掃房間,但不會維持房間的乾淨?換言之,如果懂得如何維持房間的乾淨,就不用一直打掃。而如何維持,靠的就是「覺知」和「靜心」。(覺得經典)
又由於「提升意識」,而能夠為自己做的決定「承擔責任」。透過有意識的選擇,知道這個選擇的結果,而在結果發生時(無論好壞),願意承擔。相對的,如果在無意識中做的決定,最後出現的結果,就不會明白是自己造成的,成為受害者,變得憤怒、憤世嫉俗(老師這段好像在說我,我從小就是憤青)
在我請假第一次覺知課的時候,老師問我:「你的生命有很清晰的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嗎?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反應內在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我回答:「是」(然後內心很悲傷)。
不過在僻靜最後一天練習「念頭覺知」的時候,透過一個接一個的念頭投射到前方的白板,我突然清楚的看見我原本內心糾纏在一起的念頭,在看見一些念頭時,我不敢相信,於是難過的哭了,但看見了,也接受了,對於卡住我半年的事情,終於有了清楚的方向和決定!覺得念頭覺知,真的有協助我更有意識的做決定,感謝老師。
五、從追求「平靜」到「自由」
在之前,我大概也是想追求平靜(因佛教多半這樣說,尤其我很喜歡的達賴喇嘛,也經常提到內在平靜)。即便我知道我內在終極的渴望是「自由」,但原本覺得不可行。在練動功的最後一堂課,記得妍靜突然問我:「你覺得你人生現在的自由度有多少?」我想了一下回:「40% 吧」,妍靜又問:「為什麼只有40%?」我回:「因為不可以阿」。妍靜:「為什麼不可以?有什麼事情比自己更重要?」然後,記得我就又開始奔跑,對話結束。
那次練完功,回家我有想了一下「自由」。在僻靜的時候,聽老師說:「自由度夠,就能平衡。」我很喜歡這句話。平衡了,或許也就類似平和、平靜了,但非刻意麻痺、壓抑或讓自己無感的過程。尤其當能更有意識的活著,清楚的知道每一步的自己在做什麼,能為自己所選的道路負責,或許也就是自由了。
其他小語:(包含覺知課的筆記)
覺知不等於專注,還要加上感知/感受(力)。 感受才能打開力量。 感受在呼吸,每個呼吸都跟生命連結。 相信自己值得更好。 會騙人,也會騙自己。 自欺欺人,久了就會扭曲,看不清楚自己。 跟自己培養出默契。 進入苦,穿越苦,才能救苦救難。 不要偏執,很多時候是角度問題。 去占卜和算命,是放棄自己的行為。 承擔責任的第一步就是照顧好自己,一步一步來。 要排優先順序,一個一個做。 穿越需要勇氣。 承擔後,放下、臣服。 智慧和勇氣,最重要。 有更高的智慧,才能說服其他人。 有到無是空,無到有是發現愛。 真誠對自己,包括不欺騙自己,不以樂觀去欺騙自己。 我愛我在,超越幻相。 自我懲罰,渴望受苦,不是愛。 業力帶來和解的機會。 我不會說人生是來玩樂,頂多像是出差。 無感是低頻。 允許自己失敗,才不會扭曲。 從靈魂角度看,沒有真正的苦。 在苦與樂中間,抓平衡,有苦有樂。 持續、真誠、反覆做同一件事。 覺知是凝聚力的前提。 要知道自己要什麼,才能貢獻自己的生命,才有堅定、意志力通過各種考驗。 看手機,容易捲入無意識。 不能發呆,因為無意識。 意識比能量重要。 有意識就是看到,無意識則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有意識,加上智慧,才不會選錯。 只做療癒,意識難以提升。 看見負面的東西,要會宣洩,去深入那個感覺,推到高峰。情緒是個拋物線, 到了最高峰就會下來。 面對覺知,同學有二種,一種覺得容易,則需要練習謙卑,一種覺的困難,則需要長大,不是小男孩或小女孩了,為自己人生負責。 覺知練到最後就是在練出離心。出離(心)不是有或無的概念,是有層次的,像千層蛋糕一樣。 我就是存在,就是有出離。 心輪,是我的中心(無限的我),要從心輪連結。從心輪,就不會走火入魔,如從頂輪或第三眼連接,容易被帶走。 覺知是一切的根本,不然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覺知是同步的,沒有遲延的。
□ 後記
在離開僻靜的第一天上班日,非常不適應。進公司看到桌上的案子,一打開就覺得能量低(憤世嫉俗又飆起來),晚上下班在群組傳了我要開車回家踩煞車練腳底覺知後,打開僻靜的音樂,結果一路哭回家(完全沒練到腳底覺知),但竟然第一次可以哭出聲音(之前都只能默默流淚),覺得成就解鎖。
很開心認識同學,尤其跟我同房間或同車的妍靜、姜姜,和佩榕。
[1] 以此身經歷證明老師所言:「算命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別人」,為真。
■關於我愛我在靜心法內容與冥想影音
■關於情緒與療癒的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