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7《遇見真我 覺醒僻靜》學員分享 — 找回對生命的愛

一開始參加僻靜營的動機,是因為不想要在活得像行屍走肉了。

我是一個很逃避的人,又懦弱,又害怕被指責, 只想要活在自己的世界,也很自卑、覺得自己很差, 總是在驚嚇中與不知所措中度過。而大部分的時候, 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

我參加過很多靈性課程,但是我發現,卡在我心中最深的東西, 還是對於生命的愛的這個坎。

因為過去的經歷,我無法相信別人(所以也無法相信自己), 對人生很灰心,仔細想想,七歲開始就不想活了,我的世界沒有愛, 偶然出現一些人讓我好像浮現希望,然後又這樣消失,反反覆覆地,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我變得越來越麻木不仁,對於他人, 我一概覺得關我屁事(這是一種無意識狀態, 老師說這樣會容易得罪別人,最後會傷害到自己)。

我知道一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我只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繼續參加下一個靈性課程—僻靜營。

一開始在靜坐練習覺察時,我以為我覺察得很好( 因為我常常行屍走肉,做事情就覺得差不多就好,幹嘛那麼累, 加上我又有自我懲罰的信念,故意快要做完時又放棄, 這個局看起來非常的死路一條),但是慢慢地發現,靜坐時, 我一秒鐘可能產生數十個念頭,然而我只能覺察到幾個而已, 一直到第七天,我才發現我很容易掉入無意識狀態之中, 我的覺察程度大概可以用半夢半醒來形容。

我不禁感到害怕,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念頭可能是靜坐時的百倍, 我又能覺察到多少呢?想到就覺得崩潰,因為我很懦弱. 加上還要去看念頭背後的動機,然後找到自己的舊模式, 看到自己長期以來犯下的錯誤,我大概會直接崩潰( 所以我連要寫心得都猶豫很久,覺得自己犯了很多錯誤, 又參雜著自我懲罰和罪惡感)。

如果要消弭我的恐懼,那就透過持續地練習和外在改變吧! 我跟自己說。

因為長期處於自我放棄的狀態,對世間萬物, 多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策略,我對身體的覺察能力很低, 加上又有自殘的傾向,僻靜練習對我而言非常困難, 我幾乎聽不到也看不到周遭的細微變化(映照在日常生活中, 我記不住新的人名和人臉,因為我懶得去記,久而久之就記不住了, 聽到別人講話超過兩分鐘,我就會自動神遊)。

這幾天之內,對我最有幫助的,是我釋放了過去的一些傷痛, 倒掉了一些垃圾(雖然還有很多,不過我好像找到開關了), 然後對於過去活得像行屍走肉的自己感到這是非常錯誤的一件事,雖然我可能離對自己的生命奉獻還有一點距離,但 我想要從一些地方開始改變,我評估自己只能覺察到30-40%的舊模式, 老師建議我可以由外而內的改變,這樣可以讓我比較有感, 或許可以讓我比較快轉化。(這次回到生活之中, 我也比較能夠擺脫覺得很煩的念頭與行為了, 而且處在覺知之中的每個當下,我的恐懼瞬間大幅下降。)

其次是,我發現自己很狹隘,因為我太懦弱了,跟人接觸讓我恐懼, 於是我就變得越來越狹隘了,我不想再當井底之蛙了, 雖然我還是懦弱成性,不過我開始嘗試改變,去接觸人群了。

再來是很懶惰這件事,身體是我的老師,但我以前不懂臣服, 常常懶散其實身體也很不開心,既然自己無法有動力去運動, 就找朋友一起吧,這是我以前不會做的。

最後,我問了老師如何找回愛的感覺,老師問我喜歡什麼, 我幾乎都快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想了一下,喜歡國樂樂器( 古琴),老師說就從這裡找回來吧!(回去之後, 我馬上報名了古琴課程,當成是對自己的獎勵,不知道可以持續多久 。)

我曾因為過去的經歷而自我放棄,老師說,過去我把真的當成假的, 假的當成真的,也就是說,真正的我從來沒有因為這些挫折被打倒,是我把過去的假相當成真相,而我應該要思考過去的經歷對我的正面教導為何。

這一次, 我終於瞭解到是什麼意思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7三日跨年僻靜學員分享】保持覺知 是走向覺醒的重要關鍵

保持覺知 是走向覺醒的重要關鍵。
「覺知」就是生活中時時覺察自己的身體與心靈,不捲入念頭,也不掉入無意識的放空狀態裡。再來一篇很棒的僻靜營學員心得!!
————————————————————————
    在參加僻靜前其實想很久,一方面是因為寵物的關係,再來就是我其實不是很喜歡離開家過夜,不過只要一想到這或許是個很特殊的契機,就還是毅然的參加了。
    第一天早上剛到的時候,沒有想太多,畢竟山上的環境真的很棒,老師為大家選了一個非常不像修煉場所的民宿,十分舒適,到下午的時候,就開始禁語,其實對我來說,禁語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但是要保持覺知就有點難了,因為老師說不是沒有念頭就叫做在覺知中,放空也是沒有念頭,但是放空是無意識狀態,這樣就脫離覺知了,聽到這個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因為之前在練習覺知時,常常會發現其實自己沒有念頭,原本還很高興呢!但經老師這麼一講,果真是用錯方法了…
    第二天的開始也是充滿許多各種靜心的課程,包含覺知動功、戶外溪水靜心、走路靜心、呼吸靜心、亂語…老實說,老師常常說的「練習覺知要當作在燒開水一樣,要拉長煮沸的狀態,而不是一煮沸就關火,那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在僻靜時我有很深的體悟,因為禁語,所以可以很專注地看往內看,在看的同時,我想像我在看一台電視機,一有字幕(念頭)我就抓住,然後再清楚的看著那行字幕漸漸消失;或者在靜心時,仔細的看著心中的門口,一有畫面要浮出時,就清晰的看到,然後再等畫面淡化…其實這種方法在以前上課的時候使用時就會覺得很輕鬆愜意(可能那個時候還不是很清楚的了解這個方法的真義),但是沒想到在僻靜時使用,在剛開始時居然有那麼一點難度,因為還要保持自己不墮入無意識的狀態、不能放空發呆,我現在想想,原來我以前幾乎有一半的靜心都是在發呆狀態的啊!
    突然覺得還好我有來僻靜營,不然我真的就會一直發呆下去;當我有這個念頭時,神奇的是我的五感就變得很敏銳,老師的音樂從我的指尖開始感受,彷彿「身體」不是用耳朵聽音樂而是用皮膚用肌肉去聽,感覺真的很神奇,而且每首音樂的波動都不一樣,讓我覺得十分有趣。
    同一天下午的時候開始很多療癒的靜心,每次在療癒時我都很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疾病,甚至是痛恨,但是在每次的吶喊之後,我還是會很疼惜的擁抱我自己的內在,我感謝身體教我的一切,感謝身體陪我走過這麼多風雨,也感謝身體從未拋棄過我,當這樣的念頭一出現,我突然感覺到有一股溫和的水流從我頭頂流瀉下來,內心充滿許多感謝,還有聞到很清淡的茉莉花香…
    最後一天老師為了要讓大家充分理解僻靜的意義,所以我們一起床就一直練習覺知靜心練到中午,其實我很感謝這種方式,再加上老師說的將念頭寫下來,就更清楚自己在靜心時的狀態了,其實了解不是為了要知道自己有多好,而是可以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地方需要再努力,讓自己的狀態可以更接近覺知,時時的審視自己的內心,好好整理它,然後再將內心的力量發揮出來,我想這是這次僻靜營我浮現最多次的感受。也非常感謝這次老師與天使的安排,無論是床位或是任何身體的疼痛,都教會我要順應著流,因為到一定的狀態跟時間,他們就會轉化成最好的養分,滋養生命。
———-
★ 更多精彩的學員分享 ★   請見 https://goo.gl/T4Z6CV
———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7三日跨年僻靜學員分享】僻靜不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苦,是為了面對真實的自己

僻靜不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苦,而是為了面對真實的自己。
僻靜營的學員心得來囉~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很棒的分享吧!!
—————————————————————————————
到現在還在震盪。
一開始的時候,心情很差,去了變得更加複雜,僻靜營果然不是逃避的所在,我也不想再逃避了,因為我知道逃不了,痛苦如影隨形。
但是好在老天還是眷顧我的,有溪水潺潺陪我三天,這樣的療癒方式讓我覺得老天沒有遺棄我。看著葉子隨水漂流的同時,我一直提醒自己要順著流走,充滿掙扎的人生,花費再多力氣,也只是多白費。
可能有人覺得我的人生好像還不錯,但是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特別是海底輪的創傷,三十多年來深深跟隨著我,影響我數十年的人生。好慘阿,我只能這樣形容。
現在機會來了,無論面對自己是多麼的恐怖、恐懼跟抗拒,因為我知道逃不了,我學著鼓起勇氣面對,我本質上是一個懦弱的人,但是我學著去處理解決,因為處理面對是唯一的路,我知道自己逃不了。面對自己,是世上最需要勇氣的事。
本次僻靜營最大的收穫,是我知道即便已經面對處理了很多自己的問題,但是,療癒果然像剝洋蔥一樣,到現在還有海底輪的創傷尚未面對、處理。在溪邊靜心的時候,我突然靈光乍現:把過去催眠中看到在子宮期被母親遺棄的恐懼、老師曾經提點的生存的恐懼、小時後對母親的分離焦慮、現在對母親的長期憎恨、感情上一再感受到被拋下的情緒(即便事實上不然,這種相同情緒仍然如影隨形,是我這輩子體驗過最深刻的輪迴),我把這些事件串連在一起,才知道他們是同一件事。
我一直抗拒、想要逃避,QA時間我請老師直接告訴我怎麼樣可以最有效率解決這個逃避的問題,老師說,就我而言,要花時間把念頭都寫下來,多觀察自己的念頭,才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每隔3、5天定期檢討自己的念頭,再透過釋放語及肯定語,再繼續記錄念頭看重複出現的念頭有無減少,如果有,就是轉化。
現正在進行中。
我走路時突然有個念頭,媽媽最終選擇還是生下了我,大地之母也沒有遺棄我,為什麼我要這麼害怕?為什麼一直不能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昨天回家睡覺時,我就跟自己說:我接受我的恐懼*N、我接受我的憤怒*N、我接受我在逃避*N,忽然有點想哭,覺得心情放鬆,原來過去我一直否認自己在害怕、憤怒、逃避,今天上班,每天幹醮的情緒減少了,想來應是發揮了作用。
老師上課說:「只要你(泛指大家)持續不斷地面對自己,就一定能轉化提升,而有耐心跟決心是最難的」,這是這條路的挑戰,戒之慎之,老師不用擔心,就算我不戒之慎之,我的痛苦也會一直提醒我的。老師也說:「品嘗你的痛苦,品嘗這個過程,每經歷過一次,會發現自己的不一樣」,而我現在正在品嘗中。
———-
★ 更多精彩的學員分享 ★   請見 https://goo.gl/T4Z6C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