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要怎麼去面對自己恐懼的課題?
沈伶老師: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第一步,你得先知道自己在恐懼。
但大部分的人,很多在當下根本沒發現自己在恐懼,問題就在這裡。
為什麼說”靜心”、為什麼說”覺察自己”很重要? 因為當你沒有一個鏡頭是對著自己的,當你沒有常常跟自己在一起,當你跟自己根本不熟的時候,你怎麼會知道自己的恐懼? 你不會知道自己的恐懼,所以前提是,你得先跟自己熟,要常常跟自己在一起。
這是第一個:你要跟自己很熟。所以在生活中,你要反覆的問自己:我現在感覺怎麼樣?我開心嗎?我不開心嗎?我現在怎麼了?我現在在想什麼?
你常常有鏡頭一直對着自己,慢慢的,對自己的解析度就會變高,它是累積出來的,然後越來越高,你就會越來越清晰,知道自己現在是恐懼?還是沒有恐懼?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當你真的開始建立對自己的視角時,當你開始發現自己有恐懼的時候,後面就是要去看,問自己:我在害怕什麼?
開始要跟自己去討論,我到底在怕什麼?
然後第三個,如果你怕的東西是重複、類似、反覆出現的,這”恐懼”絕對跟”創傷”是有關的 (根源於創傷的創傷效應 ),就要去意識裡撈,看看到底它對應的創傷是什麼?
問:我的”高我指引卡”寫「拿起再放下,拿起再放下,拿起再放下」是什麼意思?
沈伶老師:
對於一些你覺得痛苦的事情、負面感受的事情,所謂”拿起”,就是我們要去真切的感受,感受你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你才有辦法拿起,才有辦法有後面的”放下”。
祂講的是過去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