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一步一腳印,讓覺知練習引領我靠向真正的自己

分享者 | 劉逸培律師

什麼是覺知?猶記得參加沈伶老師107年12月底參加第一次的3日僻靜時,初次接觸覺知,那時聽老師講解「什麼是覺知」、「如何練身體覺知」,我傻呼呼地有聽沒有懂,對老師描述的內容充滿著許多問號,我只聽進練覺知就是把力量收回來自己心上,可以強化心想事成的力量,這誘因激發了我想繼續練習覺知。

《五次元覺知力》上課練習

那次跨年僻靜營中,沈伶老師除了教身體覺知外,還教進階的「念頭覺知」、「視覺覺知」等不同類型的覺知練習,當時我對最基礎的身體覺知還在一知半解的渾噩階段,聽到老師講念頭覺知和視覺覺知的練習技巧,除了更多問號外,還出現了驚嘆號,因為視覺覺知我怎麼看就都感覺一樣,老師描述那般狀態真是難以體會阿!

在什麼都不熟的狀態下,就依照老師建議,初學者就從最容易入門的身體覺知開始,而且從腳底部位開始練起。一來是因為身體是自己最能具體接觸感覺到的,而走路又是每天最頻繁的動作,所以先從藉由走路去感受自己腳步變化開始練腳底覺知。等腳底覺知練好的,再開始擴展練身體的其他部位。

初次練習腳底覺知時,心想就從過往最熟悉的運動經驗著手吧,就如同以前訓練體能和練瑜珈的經驗,試著把專注力放在要訓練的目標肌肉部位置,去感受肌肉運動過程中的變化,但很大不同的是,沈伶老師要求所有練習覺知的動作,全部都要放慢,從閉眼加上極緩慢的雙腳走路開始,這和往常多是跑跳快動作的運動相比,是有極大差異性,因此剛練習時非常不適應這種緩慢,身體雖然慢,但內心其實帶著焦躁、不耐感。

《五次元覺知力》手部覺知練習

猶記得參加僻靜營中,因為非常不習慣這種極緩慢速度動作,當下無法真得耐性去品味這種專注力,腦中只想著,還好只是在這3天練,結束後就解脫了!更對老師在僻靜營中分享「平日的洗澡時間是最好練習身體覺知的機會」的練習技巧,心中還覺得這根本是超人才做得到吧!

我也不知怎麼的,隨著參加過幾次靜心協會的大、小活動,開始比較習慣練身體覺知的慢速度,漸漸開始聽進老師的建議,讓自己持續在平時生活中練習覺知。

於是乎,從108年4月左右開啟自己一個月的密集練習腳底覺知期間,期許自己在這個月內保持每天下班回到住處後,撥出15至30分鐘去大樓中庭廣場或其他空間大的戶外廣場進行練習的習慣。 記得自己在那一個月密集練習期內,很有耐性地去拆解走路這個極為平常不過的動作,從抬起右腳到身體重心轉移到左腳,再隨著右腳抬起往前邁進並著地,感受身體重心再次轉換到右腳,這個平時只要花一兩秒就完成前進一步的動作,我用極緩滿的速度,一次又一次地重複捉摸並感受身體更細微的變化。

為了讓自己更能深度專注感受,在當時環境空間的條件許可下,我會閉眼來進行慢動作練習,了解自己還是習慣性地容易被周遭吸引,所以透過閉眼進入黑暗中,幫助自己凝神聚焦在自己身上,而不被雙眼所視的外境影響,畢竟新手練習還是用最謙卑的態度,走好每個練習階段。

透過自己以這種方式,多次練習後,漸漸可以具體清晰地知道如何感受走路時身體發生的變化,隨著身體髖骨重心因為步伐前進位移,大腿和小腿肌肉的不同部位,同時間發生怎樣的不同拉長或收縮狀態。

《五次元覺知力》戶外練習

記得當我挑選在戶外做練習時,起初會很擔心自己閉眼又這麼緩慢行動,是會被旁人用異樣眼光看待,所以這也是個鍛鍊自己勇氣的機會,當你清楚明白知道自己想要得到怎樣的成果時,就比較不會害怕旁人異樣眼光,專心在當下進行自己個人的腳底覺知練習。而且,在我練習過程中,漸漸發現其實周遭的人眼中只會看見他們當下想要的看,不會有人用異樣眼光注意練習覺知的自己,現在想來,其實擔心遭旁人異樣看待,或許也是不夠認識自己而無妄的放大自己在別人眼中的重要性。

當持續練習約莫兩周左右,感覺自己可以用慢速度掌握走路前進的腳底覺知後,就大膽地加快速度,嘗試在較快速度中仍可以保有這樣的身體肌肉變化感知,但因為不熟,所以速度加快後,這種細微的腳部肌肉變化感知深度會大為減少,這時就又得回到極慢速度去練習腳底覺知。 也因為這種加快速度後,很快發現自己失去像慢動作行進時那般的感受身體肌肉變化精緻度,就又退回慢速練習原點的反覆迴圈模式過於頻繁,我當時常為此落淚及生氣,並且還會不自覺地貶抑自己,心中一直唸自己怎麼這麼笨!這階段老是感覺到挫敗及灰心,但是心中總有一股不要放棄的聲音,告訴自己「不放棄、繼續練就對了」,有發現自己覺知度掉下去反而是好事,失去身體覺察感受精緻度,沒關係啊,只要我再重新深呼吸,再回到慢動作的邁步練習節奏,覺知感受度細緻度就又會回復,只要不要放棄就好了!

沈伶老師建議的「用慢動作練習身體覺知」練習方式,聽來簡單,但要保持持續性的長時間練習,也非易事!

剛開始練身體覺知,所有動作都要比以往平時習慣的速度慢上2倍,而且並非僅是單純放慢動作,還需要同時間持續地專注感受要練習的身體部位是如何運作,這就是練習身體覺知入門時第一個會遇到的挑戰關卡:需要同時具備「感受力」、「高度專注力」,以及最關鍵的「耐性」!

因為這就是在學習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完全感受自己,耐心地忍受比慣常速度更慢的行動模式,透過練習時間的堆疊去打破自己過往總是「把注意力放在身外周遭人事物」的舊有模式,經由這樣練習帶來驚覺自己是這麼關切外界,無形中默默地就把自己漠視了,而這種察覺就開始練習身體覺知的第一個好處!

在一個月密集練習期後,我變成將持續練習覺知的心念放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將覺知帶入正常生活模式中,縱使平日正常走路速度也要去感知自己的雙腳。

或許是這樣的練習,我的覺知感受力積沙成塔般的累積出穩定根基及厚度,而且意外發現,靜心時可以較快地很明顯感受到自己胸口中凝聚著一股沉穩的力量,或許這就是老師所謂的「內在意識凝聚力」吧!這種感受的變化性,真的無法用很具體的言語描述形容。

除此之外,也較以往更快察覺自己內在的真正情緒是如何。 就在1年多後再次參加僻靜營時,再次聽老師說明練習視覺覺知、說話覺知的方式,竟然意外地發現能在時做練習時,迅速抓到老師說的練習技巧,較能了解老師所形容的那種練習狀態,不再是鴨子聽雷的懵懂情形。

原來,把基礎的身體覺知練紮實,能夠帶來快速練起進階覺知的好處。 隨著把覺知帶入日常生活中的練習時間變久,無意間發現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發生,比未練習覺知前具有較高的覺察力,可以確切地不靠他人就能在生活中看見生命的教導,比方說:上烘培課時煎餅皮時,看老師輕鬆自在示範那些自己以前有做過的斜面翻轉煎鍋動作,輪到自己親自翻鍋倒汁液時,卻無法勇敢大力率性將汁液噴入鍋中,煎出理想餅皮,試了10幾次依舊是相同毛病,頓時體悟「原來自己沒有認為的那樣勇敢!」

練習覺知就是條認識自己的旅程,每個人的旅程風景各異,縱使很多人走相同的路,但每個人眼中關切聚焦的風景未必相同,感受自然不同,所以我所分享的覺知練習心得,是我所經歷的點滴。

覺知的練習絕非粗略的捉摸老師所教導的技巧,或憑空揣摩他人分享的感受,那是需要自己親自花時間去練習、去經驗,才能細細體會練習過程中,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練習變化和感受。

從基礎的身體覺知開始練習,就是先練習讓自己把專注力回歸到自己身上,當你可以具體感知道自己的身體肌肉變化,就能更進一步去感知自己內在真實情緒,靠近自己的心,自然就能提高自我覺察力,在生活就能靠自己看見盲點。

最後,感謝過去那個曾經這麼辛勤練習腳底覺知的自己,期盼我的覺知練習心得,能給正在勤勞練習覺知的閱讀者那麼一點鼓勵,繼續不放棄的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一日僻靜》動態覺知練習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看見愛,永遠都來的及〔2020八日僻靜學員分享〕| 葉小姐


這次僻靜前,其實就有個感覺是最後一次。我也跟自己說,這次就當作是自己過去一整年在生活中的驗收。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

老樣子,僻靜前總是一堆事情等著爆炸,不過每一次的爆炸其實就是更認識自己的 黑暗面。也因為這樣才發現自己對這世界沒有愛、對自己沒有愛。每天過一天算一天,等著世界毀滅。不過在此之前,我以為這世界充滿愛。

第一天老師要我們寫上目標:找尋對愛的渴望。

因為回顧自己的生命、所有的經歷、痛苦,其實都是缺少愛。想要去掠奪、祈求別人的愛,讓自己感受到被愛。不過我不知道我這樣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想到高我卡說過:如果把世界一分為二,怎麼看到真實的世界。

對我來說世界只有愛跟恨,因為小時候對原生家庭的創傷,媽媽把小時候的我關在外面,把東西往外丟並告訴我:你已經不是家人的人了!而我也把話聽到心裡了,所以我從高中就自願住宿,因為家裡沒有我的位置。

不過沒感受到愛就表示愛不存在嗎?長大後我拒絕感受媽媽的愛、朋友的愛、世界的愛,所以愛不存在。
原來是我拒絕感受,我想要繼續恨,證明我愛過他們,是他們把我拋下、大家都拋下我。

我知道我的愛是佔有、控制、嫉妒。因為我的注意力都在別人身上,注意別人怎麼傷害我、讓我傷心難過。我一直想要改變別人、改變這個世界,因為我現在很痛苦,所以他們得做點什麼,讓我不痛苦!
現在我還在找尋平衡點、還在學習怎麼愛自己、愛人。一直想到老師說的,距離是種美感。也許我們太親近了,而疏忽了界限,不過我也還在學習怎麼保持界限。以前總覺得自己很厲害,現在才發現我是那麽的不足、不穩定,第一次覺得這世界這麼大、路這麼長。

我願意試著學習相信愛、我願意重新愛自己、我願意勇敢做自己、我願意接納更多黑暗面的自己、我願意點亮我心中的光、而我也願意相信自己做得到。
我祝福自己,我愛你。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新覺醒時代 學員分享】原來一切都是愛

分享人 | 沈小姐.台北

前提摘要:線上覺醒課我當時狀況是很難覺醒

這五周現場覺醒課讓我充滿滿滿的感恩跟感動,上這門課我預設目標是覺醒、愛自己、為自己努力。

上課首兩周發生母親健康問題,有天接到家人電話說:醫生認為媽咪的切片檢查是癌症可能性很高,要我回南部陪伴媽咪。當時的我有如被雷劈到,滿腦子想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我愛媽咪…我是不是要放棄接下來的三堂覺醒課…,瞬間內心充滿很深的悲傷,淚流不止,同時也引發我先前上線上覺醒課程的挫敗感復發,以及夜間失眠。

我一直深深記得老師說過,當你想要什麼,全宇宙都會幫你。於是在大哭一場後,我每天除靜心跟腳的覺知練習外,還加入療遇跟念頭覺知。

念頭覺知對我非常重要,我從中找出引發阻礙的問題點,原來跟求學創傷有關,我依循著沈伶老師的教法,一一處理,面對之。期間我對自己說,我是真心想要覺醒,想要清楚明白地活著……想活下去……。

也許是宇宙聽到我的心願,媽咪切片是良性,我邊流淚邊感謝,還好我沒放棄為自己努力。在母親健康考驗後,我靜心時浮現一句話並寫下:擺脫舊模式,找回真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上課第三周,我感冒了一周,還是流鼻水的那種,我邊流鼻水邊練習靜心與覺知,為了練習順利,我拿衛生紙塞住一個鼻孔。每天努力練習到我設定的目標,即使是感冒也不能動搖我,因為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約莫第四天,同時也是練動功的早晨,我鼻子好很多,我差一點要窘塞衛生紙練動功了。

上課第四周,我突然在靜心時,感到滿滿的愛,我傳line給家人(包含婆婆)謝謝他們。這周當然也有考驗,請容許我嘆氣一聲。我面臨真誠考驗以及金錢考驗,我依舊遵循老師的教導,一一面對,再痛我依然願意為我的生命負責,事後也就沒事了,好友也認同我當時的話。

上課第五周,考驗大爆發,面臨親子關係、姊妹關係、金錢、工作以及生存考驗,幸好有前四周的鍛鍊,我覺察到我變得容易看到他人對我的愛,也沒以前憤怒,並體會到這五周所有考驗其實是圍繞著愛,考驗我是否愛自己、支持自己。

雖然我沒處理的很圓滿,但我清楚明白活著,我有選擇權,我可以創造我的人生。

即便我勇氣還不足,我會努力支持自己,讓勇氣滿滿,期許自己覺醒狀態能達下床走路階段,一步一步創造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最後,我感謝老師的教導、同學的發問、宇宙、大地母親、天使、一切有形無形的力量,還有我感謝願意報這門課的自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新覺醒時代 學員分享】勇敢面對生命重複出現的提醒

分享人 | 吳小姐.台北

參加5周的覺醒活動,目標是穩定覺醒。

一開始即被提醒謙卑,還有彈性。於是自己設定功課為:跪拜、覺知、靜心。

這幾周來,感覺自己將這三者融入生活中,對自己的幫助是,越來越能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也能表達自己真誠的情緒及想法。

這幾周,考驗也隨之而來,先是和父親關係,雖然一開始面對挑戰失敗了,但靜下來持續上面的功課,並且在家嚎啕大哭釋放後,過了幾天,我再次鼓起勇氣和父親聯繫,竟意外地順利,和他見面吃飯話家常,且面對他一再的詢問生子話題,真誠回答後,內心感覺比較舒坦了。

再來是重複發生的感受,連續三天,無論是工作上,或是休閒的插花上,均被女性長者用指責、不耐的口吻,一再說我的意見或作法是無用的、是錯的,且我看見指責我的人,自己做的和說我的意見卻是相反時,我提出這樣的困惑詢問她們時,她們似乎更惱羞成怒地批評著我,確實讓我感覺到,就像小時候的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被母親罵,動輒得咎,提出問題,反而被罵得更兇,嚇得我越來越不敢說話,嚇得我做什麼都害怕,嚇得我越來越勉強自己看人臉色做事。

 

我知道,是與母親關係的考驗來了。於是,我在家崩潰大哭近1小時,並為小時候的自己發聲,勇敢地一字一句地說出,我的感受,並告訴自己,我已長大,我可以為自己站起來。

現實生活中,我鼓起勇氣對那兩位女性長者,表達我的真實想法,雖然她們不開心,但我不再委屈自己,去配合別人,也不壓抑自己情緒,安慰自己一切沒事的。

這一切,除了自己的努力,團體的力量,真的很重要。各同學們的提問及分享,都讓我自己更了解自己不足,還有可以仿效的地方,老師也允許我們可以在活動中,自由地流動情緒,即使說著說著哭了,都可以感受到老師、同學間的支持包容,很感動。

老師很有愛,連續幾周讓大家到大安森林公園練覺知,且一一確認,每個人的進度及狀況,點出卡住的地方,也提出建議方法,用心的讓我默默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謝謝靈魂的安排,讓我來到這裡,學習面對更完整的自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你恐懼什麼?

徹底面對「恐懼」後
就是 #真正的解脫

#你恐懼什麼?

恐懼沒人愛,
所以背叛自己裝成大家喜愛的樣子

恐懼被看不起,
所以拼命逼自己往上爬
網路上秀出華麗生活的假象

恐懼匱乏與失去,
所以總是吃的過飽、與零食相伴
對人事物滿是控制慾

恐懼自己被排擠,
所以總是趨附大家的意見去做

恐懼再次被傷害,
所以讓自己成為冷漠的人………

我們為什麼不會
恐懼自己無法成為自己?

因為,你早已失去了自己。

#找回自己

作者 | 沈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