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靜心的小釋疑 | 沈伶老師

靜心,不是一種玄學。

很多人來信問我:「老師,晚上半夜可以靜心嗎?」、「如果家裡能量不好,可以在家靜坐嗎?」

我想,之所以會有這些誤解或恐慌,是因為我們不瞭解什麼是「靜心」。靜心,是一個陪伴自己、面對自己的過程。當我們放下外在吸引我們、掠奪我們注意力的所有人事物,閉上眼睛,只與自己在一起、陪伴自己的時刻,就是真正的靜心。

靜心不是一種玄學,也許會帶來能量的流動,但它並非等同於能量。如果我們能在這當下完全專注自己,並不會被環境氣場牽動,反倒是內心有恐懼時,不論你在何方、做何事,都會被環境或他人干擾。說穿了,是因為我們的「我(I AM)」力量不足,才會被外在影響。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進入你的內在之光,進入最深的寂靜 — 無光靜心 Darkness Meditation |沈伶

奧修曾說:「就像種子在黑暗的土地中開始它的生命,或像孩子在黑暗的子宮中開始他的生命,一切的開頭,都是在黑暗中,因為黑暗是任何事物開始的根本。」暗黑有種深層和巨大的滋養力,就像白天使你疲勞,夜晚卻能令你恢復活力。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早晨來臨,白天也隨之而來。但如果你害怕、抗拒黑暗,那白天永遠不會到來。一個人必須通過靈魂的黑暗才能到達天亮,先是死寂,而後是生。」奧修說道。

「黑暗無光靜心Darkness Meditation」,也有人稱為「閉黑關」,當我們處於完全的黑暗中,眼睛視覺感官關閉。與戴靜心眼罩不同的是,因為連皮膚都處在不感光狀態,身體會開始分泌與累積更多退黑激素、松果體會自行產生DMT(Dimethyltryptamine,有人稱為「靈魂分子」)。DMT不僅在許多植物中被發現(例如死藤Ayahuasca或其他藥草。早期北美及南美巫師通靈前,會食用含DMT成份的藥草輔助),在人體也可由大腦分泌。

隨著黑暗無光的狀態持續越久,DMT分泌越多、身體各種感官開始逐漸強化,甚至內分泌系統、脈輪、氣場、氣(普拉納/能量)都會有完全不同的轉化,內在視覺與心的力量(心想事成的能力)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強化。如能持續在黑暗中七日,將極為容易地進入「三摩地」的禪定狀態。

在黑暗中的移動,也會大幅提高「身體覺知」的練習深度,因為不論你睜眼或閉眼,都在完全的漆黑中,所有動作都必須放慢、細細感受,否則會容易碰撞跌倒,這會開始強迫一個覺知程度較低的人調整、改變,進入更深的內觀狀態,並能明顯感受身體精微能量的流動、甚至打開深層潛意識的直接連結。

在這過程中,忽然憶起某人或某事(甚至可能已經遺忘的事),都代表已經開始接通潛意識,如能趁機面對並宣洩、釋放,就是非常好的清理深層內在的機會。

奧修曾說:每天一個小時,停留在黑暗無光中,持續三個月,你將會打破個體隔離的感覺,然後你將不再是一座孤島,你會變成浩瀚的海洋,進入無限的狀態。以下分享奧修建議的無光靜心方式:

第一步:注視黑暗。

注視火焰和任何光源是容易的,因為這都有一個客體,你能將注意力指向它。但黑暗不是一個客體,它無所不在。注視黑暗,注視著「空」,它就在你四周,你只是單純望著它,它會開始進入你的眼睛。當黑暗進入你的雙眼,你也正在進入它。

你也許會開始流淚,眼睛也許會感受疼痛,別擔心,繼續黑暗無光的時刻,持續保持流動,持續面對內心的恐懼,不要抵抗。之後,真正的黑暗完整降臨時,你會進入非常深的寂靜,你將被它所充滿。

第二步:躺下並感覺好像在母親身旁。

黑暗就是母親,一切的母親。黑暗就是子宮,躺下來感覺正躺在母親的子宮裏,然後,它會變成真實的,會感受一種特殊的溫暖,正從四處包圍著你、擁抱你。

第三步:與黑暗共存。

無論做什麼,都帶著那份黑暗進入你內在,你的身體會變得很放鬆、寧靜,你內在的光會被點燃。你會感到如此放鬆,所有的一切都會慢下來,你會無法跑步,你會自然像像個孕婦走得很緩慢,因為你的內在正帶著某種東西,進入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改變。

Photo by Rahul on Pexels.com

當結束無光靜心時,如果是白天,建議先配戴墨鏡令眼睛適應後,再恢復正常狀態。也可以持續做不同的靜心冥想,將能達到更深的轉化與改變。

🌹

✨11月靜心月✨啟動寂靜的力量

11/13 黑暗靜心×覺知靜心
11/20 黑暗靜心×呼吸靜心
11/27 黑暗靜心×脈輪冥想

《黑暗無光靜心》當處於完全的黑暗中,與戴靜心眼罩不同的是,因為連皮膚都處在不感光狀態,身體開始分泌更多退黑激素、松果體會自行產生DMT(靈魂分子),DMT分泌越多、身體各種感官開始逐漸強化,甚至內分泌系統、脈輪、氣場都會有完全不同的轉化,內在視覺與心的力量(心想事成的能力)也受到強化。

《覺知靜心》深層感知身體每個部位,靜心的同時啟動內在覺知力,統整五感與內在,能大幅提高自我覺察力,為自己帶來更多可能與拓展。

■了解更多《靜心月》或報名
https://reurl.cc/r1od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