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如何靠近「真我」?–從二元對立走向一元|沈伶老師【影音】

沈伶老師在最近的 #黃金維度靜心 回答學生關於 #高我指引卡 的疑問,來聽聽完整的內容吧。

★線上自由觀看課★

覺醒四書讀書會【第一本:受苦的力量】

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EGmj50

■沈伶老師■ 一位從法律叛逃到心靈世界的律師

最新課程介紹|https://reurl.cc/j1QnoM

FB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2Z6dvn

心靈旅程官網|https://angelovelynn.com

《財富豐盛吸引力》單書版

博客來 https://reurl.cc/Ok8pQX

誠品 https://reurl.cc/EZMpWK

Momo購物 https://reurl.cc/mvjGk9

《財富豐盛吸引力【附28張指引牌卡+6張燙金招財貼紙+專書+精美書盒】》

博客來 https://reurl.cc/MkmOem

誠品 https://reurl.cc/Rbljkg

Momo購物 https://reurl.cc/0x82mK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心靈的思維方式有何不同?常看到自己的生日數字有什麼意義?|沈伶老師 【影音+文字】

越想「控制」的人,越想用「頭腦」。

越無懼的人,越放膽用他的「心」。

過去我們從小到大,

所學習的邏輯幾乎都是:

「看見問題→解決問題」

這就是左腦的模式,

但右腦不是這樣運作的。

右腦是,

當你真心看見,

就有機會轉化。

有時根本不需要問怎麼解決,

因為「心」不是被解決的,

而是要用心去看見、感受到的。

但如果我們一直困在左腦的思維,

就很難理解右腦/潛意識的邏輯。

心與腦是不同的,

過去從小到大所學的理解、

或這個社會的教育、

甚至你去看書店泰半的書,

幾乎都是「頭腦」的領域,

但心靈不是左腦、頭腦,

頭腦的表意識只佔10%啊,

我們與生俱來、龐大的力量,

都藏在90%的潛意識,

也就是你的「心」。

潛意識,

從來不是要去被解決的。

只要你願意看見、

願意你走進去那裡,

走入那個感受,

就有機會可以穿越、轉化。

它絕不是用小小的10%的頭腦,

就足以撼動的東西,

此外,越想控制的人,

會越想用頭腦。

這是因為恐懼造成的,

因為恐懼而一直想要去控制。

然而,

一個不害怕、無懼的人,

會放膽地使用他的心。

所以要去看,在生活中,

你想要控制的部分,

而且必須用不同角度去覺察。

—————

花開花落,當花落下,

是死亡、還是滋養?

我們的討論都是以自己為主,

因為世界是為我們演出,

我們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這個世界是一個鏡子,

是我們的鏡子,

藉由我們遇到的人事物,

去照映自己,並且成長。

這世界是一個圓,

我們看出去的,

終將回到自己的心,

所以凡事都要回到自己內在,

這是我們來地球投胎的主要目的。

當你看著一朵很美麗的花,

它枯萎、落下、掉到地上,

你的感覺是什麼?

他也許要告訴你—沒有結束。

所有你覺得死亡的,

你覺得失去的,

它都沒有真正的結束。

—————

你只要比以前更自在、

每一天一直在進步,

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不需要一下就到最好的狀態,

只要一天一天進步,

就可以了。

只要下禮拜比這禮拜,

還要更自在,這樣就好。

這個「更自在」,

是包含生活所有面向的。

—————

很多同學都來問我:

為什麼在生活中一直看到自己的生日?

當你一直看到你的生日,

代表你的靈魂在Call你了,

他在告訴你,

這世界就是假的,

因為他已經置入性行銷了。

你的靈魂想要直接告訴你,

這世界就是假的,

是我管理了這世界,

才有辦法像電影駭客任務一樣,

直接輸入程式,

在生活中到處置入你的生日。

我當初在走這條路時,

一開始,祂們會跟我們強調,

這世界都是假的,

但我們很難相信這是假的,

對不對?

被戳到、我們就會痛嘛,

別人打你一巴掌,

我就是會痛嘛,對不對?

然後你從高樓跳下去,

就可能會死嘛!

怎麼有辦法相信這世界是假的,

我們就覺得這太真實了!

可是,我就開始想一個問題,

如果祂一直告訴我這是假的,

假的代表什麼?

我的生活一定會有bug,

我想找出那個bug,

去證明這些都是假的,

這就是我要慢慢去探索的。

所以,如果你已經開始

一直看到自己的生日,

那就代表,其實你的靈魂,

開始在跟你對話。

這就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只是要你要慢慢去理解,

當你真的能切換到那個虛擬世界,

必須「心腦同步」的。

不是只有頭腦知道,

心也要真心理解,

這世界是創造出來的,

那要一步一步在生活中去思考,

就好比在我們內心的湖泊,

丟下一顆石頭,

去創造那些漣漪出來,

因為過去,

我們太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過去我們認為這個全部是真的,

可是如果這些都是真的,

那我們死後去哪裡?

也許相對來說,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

對死後來說,

只是一個小小的虛擬遊戲而已。

允許自己慢慢去感受、思考這些,

不用急著去論斷對錯、真假,

只要先開始試著去思考就好。

【完整內容 請見上方影片】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學員分享】從看見自己不被愛,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Ashley

2023.3.31 黃金維度靜心活動-心得分享

分享人|Ashley

「#從看見自己不被愛,
#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是每個人終其一生
要完成的一段路。」

這次 #高我指引卡 教我的,
是潛意識某個前世之旅的註解。

#黃金維度靜心 音樂一下來,
心頭就被震了一下,
立即感受到那個躺在海底,
身旁僅有一支粗枯樹幹作陪的自己。
是某次催眠看到自己被家人拋棄、
不被支持、不被愛,
萬念俱灰而走上絕路的一段生命歷程。

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
不停地忙著做家事,
照料家族成員起居,
但得不到先生的愛,
飽受大家族長輩們的百般挑剔,
後來發生背叛先生的事,
而被毒打一頓,
生下小孩,卻被夫家帶走,
最後萬念俱灰走上絕路。

在靜心過程裡,
我好心疼那個自己,
告訴自己:
生命處處有生機,
如果重來一次,
不會再做這樣的選擇。
即使大家都不愛那個自己,
還是有我的愛啊,
有了 #愛,
就可以感受自己真實的存在,
好好地生活下去。

團體靜心活動時,
拿到老師寫給我的這張 #高我卡,
直覺是因為之前反覆出現前世絕望的畫面,
不斷與自己對話而來。

當晚回家後反覆咀嚼,
我聽著音樂睡去。
隔天早上醒來,
覺得胸口很悶,
面對前世絕望的畫面,
很難過、很心疼那個潛意識的自己,
我重複對那個畫面的自己說:
「#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說到自己流下淚來,
說到自己覺得夠了為止。

由前世對應今生,
感受到不論過去世、現在或未來,
不論任何時候,
無論週遭遇到任何挑剔、批評、
不被認同、支持、
不被愛的人事物,
我永遠都要愛自己、支持自己,
支持自己走下去!

這過程讓我更清楚意識到,
對應 #佛洛依德 的 #冰山理論,
過去對自己的理解,
充其量只是10%的 #表意識,
深藏的感受是這麼深刻又這麼不被理解,
卻一直默默影響我們!

這90%深藏冰山下的 #潛意識,
更是自己前世今生、
累世的生命歷程,
對自己的重要教導。

我以前一直以為很瞭解自己,
透過 #催眠、#回溯前世,
才發現很多過去不知道、
卻潛藏於內心的感受、想法,
才明白過去我對自己的了解,
實在是少之又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學員分享】卡住我的不是「事情」,而是那個「預期」|JC, 執業律師

分享人|JC, 執業律師

每次上黃金維度靜心課,都感覺像是去赴愛人之約(以前接兒子幼稚園下課也是這種感覺😍)。

回家睡很好,不過早上起來才發現原來還在思考卡片上的訊息,因為會被一種很有力量的聲音喚醒⋯好像敲大鐘的力量感😆,我想記錄一下,也想分享給大家❤️

「思考過去的生命
如果是早已安排好的橋段
那是為了想告訴你什麼?
2023.3.31」❤️

靜心課獲得一段訊息,我試著解讀:

我用自己腦中想像的自己跟自己相處,不是期待太高就是太看輕自己;我用想像的對方去跟別人相處,不是社恐發作就是過分美化;我用我自認為的對錯去評判身邊的人事物,結果卻把自己關在二元對立的牢籠裡;當我因為事情不如預期而氣惱時,卡住我的不是「事情」,而是那個「預期」;我最急不可耐想擺脫的困境低潮,反而是活得最深刻的時候。

原來我用腦活了大半輩子,很用力的想把自己的人生控制在幸福美滿、另人羨慕的框框中,然後我也手忙腳亂地做得七七八八,偶爾漏掉的也會心知肚明的自我安慰一番。可是為什麼我還是一直覺得好累、好委屈、好空虛呢?為什麼我感覺不到真正的幸福跟自由自在呢?

拿起,再放下。原來誠實面對自己,就是拿起,拿起了才能夠放下所有的框框,去勇敢而真實的過日子。 而身而為人最大的特權與超能力,就是能有資格去愛也同時被愛,能用五感體驗這個世界,不論在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件,低潮還是高潮,遇到了什麼人,這個特權始終存在,且愛的力量也遠遠比我頭腦能想像的更為強大。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覺醒四書■阿迪亞香提《受苦的力量》 讀書會精華分享part2|沈伶老師

影片部分內容:

阿迪亞香緹是我最喜歡最欣賞的一個靈性老師。我最喜歡的靈性老師有兩個:一個是阿迪亞香緹,另外一個是艾克阿特托勒,就是《當下的力量》的作者。

我為什麼喜歡這兩位靈性老師呢?因為我覺得他們是最接近生活的,不只接近生活,他們是最接近生命的。我甚至會比譬如說在台灣有一些身心靈很有名的外國老師,我都還更推崇他們兩位的書,是因為我覺得他們是真正能幫助我們,從做一個很重要的意識轉變的過程、清晰的指引出方向的老師,但很多人念完會覺得他的書不容易懂,因為有時比較抽象,所以我才想開這個讀書會。

阿迪亞香提《受苦的力量》31頁:

「沒有人告訴過我們,真正的我們是一個覺知之點,或者說是純粹的靈性。我們向來不是這樣被教導的。我們受的教育是要認同自己的名字,我們被教育要認同自己的生日。我們被教育要去認同下一個出現的想法。

…… 所有這些只不過是更多的思想罷了。當你成為自己的權威,以自己的直接經驗作為依據。你將會於你之所是的究竟奧秘相遇。 雖然剛開始探究你自己的”無”,會令人感到不安。但你儘管做就是了。

因為你不再想要受苦了。你願意受到擾亂。你願意感受驚奇,你願意覺得意外。你願意去了解或許你曾經認為的關於自己的一切,真的都不真實。

當你能對這一切敞開時,那麼唯有那時候你才能成為自己的權威,才能靠自己的雙腳站穩腳步。你才能真正探究頭腦底下的東西……。」

這段精華分享,沈伶老師帶領學員更深入探討這些概念,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操作與落實,讓書本的閱讀更加落地,回歸生命本質的實踐。

★線上自由觀看課★覺醒四書讀書會【第一本:受苦的力量】

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EGmj50

學員分享:

我覺得這些話為什麼會很有感覺?是因為我自己接觸催眠後,我覺得這一段話就是我催眠過程的一個很好的體現。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就是常常我催眠完,再回頭去看,很多出現的感受,我都還是會覺得不可思議,就是 為什麼我居然有這樣的情緒?

比如說,很悲傷很憤怒或是我居然是有這樣的想法。可是沒有在潛意識的時候,卻是渾然不知的,有時候就是 很勇敢的去看清一些真相,因為我們催眠都知道其實是很容易抗拒、不想觸碰(痛苦地過去),所以需要做很多努力去看到真相,我覺得那就是書中這句話提到的:「你要願意受到擾亂」,勇敢去面對,其實就是受到擾亂的意思。

因為你本來想像的自己開始不一樣了,因為你要看到真相了,那確實就是可能在生活中,你會感覺到出現擾亂,其實換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轉化或是轉變的意思。我看完這一段話,再回頭去看我接觸探索自我、靈性這條路 ,可能十年前,還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的我,我真的會覺得確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舉例來講,就是我過去、十年前還沒接觸這些的我,我是把自己武裝起來的,不會想讓別人觸碰到自己的內心, 那當然自己也不可能觸碰到自己的內心。最後就好像是把自己隔離起來,都不想跟任何人靠近。我那時候就以為 這就是我的個性,就是有些人就不喜歡跟別人聊天、不喜歡跟別人交流,我那時候應該內心是不舒服,可是那時候我是無感的,我覺得人生好像就是這樣,所以別人靠近我的時候,第一個感覺是覺得很煩。

我覺得那時會這樣無感、不想跟別人靠近,其實是因為不想看見自己的脆弱跟軟弱,因為你讓別人靠近,你就可能會受傷嘛,也不想去承認自己的黑暗面,但是持續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催眠、或靜心,更靠近自己的潛意識去挖,確實就會出現從來沒想過的自己。

到現在,有時候催眠完會還是會很震驚,「喔!我居然是這樣!」,所以我覺得「要接受擾亂」這句話很重要。

完整內容請見上方影片

線上自由觀看課
覺醒四書讀書會【第一本:受苦的力量】
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2WzZNX

■沈伶老師■
一位從法律叛逃到心靈世界的律師
最新課程介紹|https://reurl.cc/j1QnoM
FB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2Z6dvn
心靈旅程官網|https://angelovelynn.com

《財富豐盛吸引力》單書版
博客來 https://reurl.cc/Ok8pQX
金石堂 https://reurl.cc/vgjeQy
誠品 https://reurl.cc/EZMpWK
誠品蝦皮 https://reurl.cc/L7rd5a
Momo購物 https://reurl.cc/mvjGk9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更靠近自己真誠的心 | 2022七日僻靜學員分享

分享人|學習真誠的道路上

這次中秋七日僻靜的收穫跟心得,其實,很難用三言兩語就寫出來,因為在這七天中的心情轉折,和心靈上的成長,跟每次參加較長的僻靜一樣,都遠超乎任何我可以想像的預期。這次讓我提筆想分享,是因為一個很久以來一直無法突破的困境 – 關於「真誠」的問題 – 在這次的七日僻靜中,我總算看到曙光。

在僻靜前,其實已經長時間的被提醒有「真誠」的問題要處理,而我也很努力的從看不見自己不真誠,到有時候可以看見,然後當下決定自己要怎麼面對處理。但是,即使我自己覺得在真誠的議題上我已經往前走了好大好大的好幾步,提醒還是不間斷的來,而這些提醒,讓我無比的煩躁,覺得到底我還要做什麼?不是已經在努力覺察自己的不真誠了嗎?真的還有不真誠嗎?為什麼還一直不斷的提醒我?

這次僻靜,可能因為行前的忙碌,我並沒有為自己設定任何目標。假如真的有任何目標,那也許只有希望自己不要因為太疲累了而睡著了。在沒有目標的狀況之下,僻靜剛開始,我也就很輕鬆的享受著一次又一次的靜心,然後也越來越享受靜心時候的感覺。中間,老師提醒著該療癒的要療癒,要保持覺知,我就隨著感覺走。覺得有情緒上來,我就療癒,想到要保持覺知,才保持覺知,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我就想繼續的靜心,沈靜在靜心帶來的平靜、放鬆的感覺。

到了僻靜過了一半的時候,某一天,被老師點名了!老師說,我動作太快太急了,然後一快、一急,我就完全的掉出覺知了!其實,在被點名前,我自己是有意識到老師所說的,但是,在想「趕快回到位子上靜心」,跟「保持覺知」之間,因為我很想沈浸在靜心之中,我幾乎就一直選擇了前者,捨棄了後者。被老師點名了之後,我總算靜下來,去看自己在做什麼:「難道,想趕快靜心錯了嗎?」

我邊靜心著,我邊思考著上面的這個問題。突然,我懂了。想靜心,還是做什麼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麼對錯,但是問題是,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像是要走回到我的位子去靜心的時候,我並沒有專注在我要走回去我的位子的這件事情上面。我雖然在走回我的位子,但是,我沒有真誠的做這件事情。我是想著其他事情。即便我想的事情是要回位子靜心,我都是沒有真誠的對待走回去靜心的這件事情。

真誠,其實是真心誠意的做著每個當下我正在做的事情,即使那件事情看起來好似只是一個過程、一個到達我最終目的地的橋樑,我都還是要把我的注意力,全心全意的投入那個過程,我才有真正真誠的去做我在做的事情,以及面對我的生命。

真誠,其實就是專注在我的每一個當下,不管那個當下,是我的目的地,還是要帶領我去我的目的地的過程。

有了這層領悟,下山後,實踐到生活中,還需要一番練習,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就enjoy在每個當下,但是,我知道,我可以更真誠的去過我的生活,體驗我的生命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七日僻靜,穿越恐懼的勇敢旅程 | 2022僻靜學員分享

分享人 | Athena

繼上次跨年的3日僻靜後,在2022年,時隔約9個半月,我來參加7日僻靜,在今年分別蒐集到了初次3日和初次7日僻靜。

其實在報名7日畢竟後,我心中是滿懷忐忑不安的,因為7日僻靜的其中一天,剛好是我奶奶的忌日,所以在報完名後,我一直在等待找尋適當的時機向家人開口說這件事。

Photo by Flo Maderebner on Pexels.com

直到7月中旬,在參加某位至親的婚宴時,提到中秋前要辦聚餐,我下意識地說,不好意思,我有事沒辦法參加,說完後,坐在旁邊的老媽轉頭問我,你要幹嘛?我想都沒想地直接脫口說,我要去參加僻靜,說完後,我靜靜地等待她的反應,沒想到,她只默默地「喔」了一聲,然後問我要去幾天;公司主管聽到我要參加僻靜,要關機7天無法聯繫時,也只揶揄我一下,說我又要去挨餓了。

就這樣,我赫然發現,其實開口一點都不難,我之前到底在擔心害怕什麼?後來,我才意識到,原來,我擔心、害怕的是「不被認同」,包括怕被認為我不參加奶奶的祭祀,是不孝順、7日僻靜這個活動的內容對家人而言是陌生的、被公司主管認為我不負責…等等,我希望被我的行為是被認同的。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是否認同自己?

如果今天我家人不同意我參加這次的僻靜,我還會去嗎?

答案是會的,或許是因為我認同、支持自己的行為,我所下的決心,就像鏡子一樣照映在我家人對這件事的態度,他們也完全的支持我,甚至還會幫我對其他人說明,似乎也應證了沈伶老師常說的「外在其實就是內心的投射」。

而這件事,也讓我反思,我以前是否曾經這樣認同、支持過自己呢…?似乎沒有。但,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像這次一樣,抱持著就算沒有人認同、支持我,我依舊會完全地認同、支持自己嗎?會的,因為我體認到,唯有自己,才能支持自己走到最後!

Photo by eberhard grossgasteiger on Pexels.com

在這次僻靜的7日當中,吃的部分,雖然說是輕斷食,但我依舊每天吃的很滿足(或許我吃到別人的食物而不自知…XD);另外每天超過6小時的長時間靜心、3小時的動功,一開始的確讓我有點吃不消,從第二天開始,有種既快樂又痛苦的感覺,那是一種內心非常快樂,但身體因為長時間盤坐,有點不再是自己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也因為持續的動功,而逐漸消失,不得不說,活動的搭配真的也很棒!

而這次僻靜中,我也發現自己比上次3日僻靜更進步了,坦白說,長時間靜心,很挑戰意志力,深怕瞌睡蟲來找你,然而這次的過程中,雖然難免會度辜,但次數著實已比上次3日僻靜大幅減少,而且精神超好,那種身心靈都同時放鬆的感覺,真的很~舒服,總會讓我在動功或靜心時忍不住發出舒服的嘆息聲。我也在這7天中,更加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雖然仍需持續努力,但起碼已經開始往前走。

最後,真的非常感謝沈伶老師,辛苦的準備謎樣但很好吃食物,也要謝謝自己,願意為自己付出。

Photo by Belle Co on Pexel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覺知」嗎?|沈伶老師

很多學身心靈的朋友常把「覺知」掛在嘴上,

但我們是否真的明白什麼是「覺知」?

「覺知」並非僅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走在路上、滑著手機,

難道我們不知道自己在走路嗎?

但”知道自己在走路”,並非”覺知自己在走路”。

想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覺知」?

想知道如何練習的朋友,看完整個影片,

也許就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喔!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幸福冥想系列》21日 吸引理想伴侶的冥想【第三階段:第14~21日,吸引與顯化】|沈伶老師 

佛洛伊德曾說,人的意識中,10%是表意識,也就是平常我們清醒時所思所想的狀態,但真正影響我們非常深遠的,是佔據意識中90%的潛意識,潛意識就像冰山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龐大部分,往往是我們平常難以覺察的部分。 而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就是10%的表意識、加上90%的潛意識,投射在我們生活中的結果。

所以,光用頭腦、用力想著要吸引一個理想伴侶是不夠的,因為這樣充其量只有那10%的表意識作用而已。想要迅速吸引理想伴侶,關鍵是調整潛意識的信念。 靜心冥想可以幫助我們連結平常難以碰觸到的潛意識。在冥想一開始的時候,會先透過放鬆身體,調整我們的腦波,從β波轉換到α波,當腦波切換到α波,就是進入開啟潛意識的狀態。

這個 《21日吸引理想伴侶冥想》總共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請在前7日每日練習這個冥想一次,這階段將從最重要的根基開始建立,從最根本的部分開始轉化潛意識中對愛的信念。唯有根基穩固且正確後,才能引發最強大的力量。

【第二階段】請在第7~14日每日練習這個冥想一次,這階段將為我們移除阻礙幸福的因子,這是非常重要、無法省略的過程。

【第三階段】當我們清理、療癒自己後,就能很順利的吸引、顯化理想伴侶來到生命中。不要用頭腦(小我)努力的填充擇偶條件,最重要的技巧是,當你從潛意識深處相信自己值得幸福,就會夢想成真。

這個冥想的,與其說是吸引伴侶,不如說是 #調整愛情關係,其實有伴侶的也都可以練習的~自己把冥想最後的”吸引伴侶”改成”感情/婚姻幸福”就好喔~

——————— ■掌握最新消息請至沈伶老師粉絲專頁:https://reurl.cc/ARbjME ■更多文章與資訊請至沈伶老師心靈旅程官網:https://angelovelynn.com ■沈伶老師新書《財富豐盛吸引力》榮登博客來排行榜第3名、誠品周排行前10名 博客來購書 https://reurl.cc/QjAa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