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為什麼要 靜心?

雜項宣傳照片_180226_0002

靜心的好處現在已經被許多醫學、科學實證,舉凡對身體健康、心理平靜的助益不勝枚舉,這些大家都可以從許多國內外報章雜誌、網路文章搜尋閱讀。今天,我想要特別談的是,靜心對自我人生的協助。

很多人終日庸碌埋首在生活事務中,也許行程與計畫填滿了每一天,但內心始終有種空虛、寂寞或是總缺少一些甚麼的感覺。
問他快樂嗎?
有人或許無奈的笑笑說:就生活啊,有什麼好快不快樂的?
有人垮下臉說:我的生活糟透了,真不知道活著要幹嘛?
我看到有人眼神透漏一縷無奈、一絲煩躁,我看到有人被生命的洪流吞沒……

很多人問我,我該如何從這些困境、苦痛中解脫?
我通常會微笑著先問他:你是誰?你知道你是誰嗎?
要從困境與苦痛中脫離,第一步,就是要清楚明白知道自己是誰。
要能清楚明白知道自己是誰,最基本又不用花錢的方法就是透過時常的靜心。

我們有熟識五年、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好友,我們對這些好友的個性、興趣可能如數家珍,我們會在他們失意難過時鼓勵他們,會在他們需要援助時伸出雙手,或許也在他們被欺負時站在同一陣線叨罵洩憤……
但我們對自己呢?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個性、興趣嗎?願意在自己低潮時伸出雙手擁抱自己嗎?
很多人在失意挫敗時,第一個對自己的念頭是:「我怎麼這麼糟糕!」、「我好爛好不如人!」、「我無法原諒自己」、「我怎麼會做出這麼惹人討厭的事?」……

我們常常對自己,比不上對他人的好。
可是偏偏,我們一輩子都分不開、甩不掉的,就是自己。
在愛別人之前,得先愛自己。
在鼓勵別人之前,得先支持自己。
在寬恕別人之前,得先原諒自己。

我們可以閉上眼睛、靜下心來問自己:「這個我已經熟識數十年、從未分手的『自己』,我了解他多少?我疼愛他幾分?我是否有把他當作一輩子的好朋友相知相惜、鼓勵打氣呢?」

這個動作,就是一種「靜心」。
我常告訴學生或個案,請你每天一定要花個至少5分鐘或10分鐘,閉上眼睛、深呼吸,與自己好好相處。
靜心不一定要專程找個無人打擾的時間在家端坐,你可以在坐公車、捷運時閉上眼睛靜心,在等待餐點或號碼牌時靜心,也可以在工作休息時間小憩時靜心……

其中的奧秘就在於:當我們靜心時,會將平時耗散在外的力量收回、集中在自我身上,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自我力量最強大的時候,也就是吸引力法則能運轉到最強的時候。

大家難道不會有疑問嗎,為什麼《秘密》這本書在全球大賣,但是真的能依靠吸引力法則讓自己生活越來越好的人卻不多呢?
大家都知道,開車時無法打著倒退檔、卻要車子往前移動;我們的身心靈也有類似的狀況。平常生活中,腦波在清醒的β波狀態,我們的注意力會一直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影響,能量容易處在一種多功、分散的耗損狀態,但是當我們進入靜心狀態,腦波開始從β波轉為α波(甚至θ波),這時不僅會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機制,也會進入身心靈各種體 (Bodies) 的修復、整頓期,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接通宇宙的力量為我們充電、蓄電,並可藉由這樣的頻率吸引、創造自己想要的實相(也就是吸引力法則的使用),在這個狀態下,就像是把車子打著前進檔開始往前順暢移動,而非在清醒意識的β波下感到困難重重。

所以當我們掉入無盡煩惱或痛苦時,要做的不是再用頭腦(小我/Ego)用力去想如何解套,而是要暫時放下糾結的思緒,閉上眼、深呼吸,只要能回到自我深沉的內在、接通宇宙力量,就能喚醒我們內在智慧的寶藏,再帶著這樣的智慧回到生活中學習面對困境。這也就是為何各宗教古老文明都認為靜心是通往智慧之鑰啊!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新靜心入門】學員問題集

IMG_20180605_210122

新靜心第一梯順利結束,學員們也問了老師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小編覺得很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將老師的回答都整理在下面囉,
也許會回答到大家長久以來的疑問,快點開來看看吧!
—————————————————————————————–

一、 練習靜心呼吸,真的在教室內的作用力很強,一個人做就沒有什麼強烈的感覺 ,團練時是眾人的能量場有正面加放大的功能嗎 ?
  
沈伶老師回答:
是的。團體靜心冥想通常有較大的能量場與效果,當一個人冥想,可能是10分的力量,但如果是10個人冥想,就可能創造出共享超過100分的能量場,再加上帶領者建造出的空間場域(不同的帶領者,會創造不同的空間能量),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對能量稍加敏銳的人,就會明顯感覺到力量的不同。
  
二、 當躺下作呼吸引導時,在背後,約在脊椎的附近不是心臟的地方,跳的節奏與心跳同,很熱,這是所謂的脈輪中的胸輪嗎 ? 很熱可能代表什麼意思 ? 後來引導的像沉入深海後,這跳的地方向下移,而且不熱了,跳得也不明顯,這是往下到臍輪嗎 ? 這時冷了可能代表什麼?
  
沈伶老師回答:
如果是對能量稍加敏銳的人,對能量的運作可能感覺到電電的、或刺刺麻麻的、或是溫溫熱熱……等感覺,這是很正常的。在冥想時,較不建議用左腦的邏輯思維去定義、解釋能量在過程中的現象,一切是體驗與經歷,體驗過了就放下,會是比較好的方式。除非冥想後感覺到明顯的不舒服或持續現象,才需要進一步釐清狀況。
  
三、 國外目前也有一種稱為Flow,有人譯為「心流」,這也是新靜心的另種稱謂嗎 ?
  
沈伶老師回答:
新靜心是一個全方位結合國內外各種身心靈法門、淬鍊出來的簡易方法。用看似簡易的方法,卻可以帶來高度意識層次的提升與擴展,協助學員從生活中踏實修練,回歸原本靈魂來地球的目的。與其他說法是有不同的。
  
四、 如果我聽音樂時,完完全全就只有樂音,可以達到完全沒有任何思想或念頭時,這也算是真正的靜心嗎 ?
  
沈伶老師回答:
當我們說自己完全沒有任何思想或念頭時,可能需要問自己:是真的沒有「任何念頭」?還是沒有察覺、捕捉到? 還是在發呆呢? 還是自己對有無念頭的狀況有誤解呢?
這些對自己的提問,都是認識自己很好的過程,在對自己完全真誠的情形下,就能發現過去自己沒有察覺到的面向。
  
五、 國中時曾有多次經驗,不知為何就有覺得整個人就躺著浮在空中,這跟昨晚課程中做像沉入深海時,所要感受到像浮起來的感覺是否是一致的東西 ?
  
沈伶老師回答:
有很多感覺也許很類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原因與狀況,就像可能都是感覺到流鼻水,卻可能是感冒或過敏二種截然不同的原因。我比較不建議執著在判斷現象,真理在內在的理解與面對。我理解很多人在學習靈性道途中,會很想明白並解釋感覺到的奧秘現象,但這不是我個人鼓勵的部分,因為以整個生命的角度來看,靈性上的奇幻體驗,也是「夢」的一部分,如何「從夢中醒來」— 覺醒,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過於追逐奇幻經驗的判斷,反而容易模糊焦點。
  
六、 一直呼吸可以吸很長,但無法吐長,甚或是短很多很多,除了老師說的,我要多表達外,是否Did it imply ,I Take more, Give less ? 這現象意含著什麼 ?
  
沈伶老師回答:
人類的呼吸蘊含深遠且重大的奧義。用最簡單的方式扼要地說,吸氣表徵的是「接受」,吐氣是表徵的是「放下、臣服」,一吸一吐代表的是「生命的流動」。如果覺得自己吸氣很長、吐氣短,可以在生活中覺察幾個問題:
(1) 我是否還有過去的一些創傷沒有面對與釋放?
(2) 我是否對人、或事、或物有隱藏的控制慾望,或只要狀況未符合預期規劃就容易產生負面感受?
(3) 我是否有許多話藏在內心、沒有說出口?
(4) 我是否對生命謙卑與臣服?
  
七、 若我有瘀青時,我用手指點著該處,不久後就會很快化掉,這應表示用氣可以化瘀青,但為何身體某些地方常有經脈處就覺得整個痛或酸或不通的感覺,又好像不通氣,這是否有矛盾現象?
  
沈伶老師回答:
就好比在健身房舉重一樣,我們可以舉起自己能承受的重量的槓鈴,卻無法舉起超過自己能負荷的重量,但我們無法說這是一個矛盾的現象。能量的運作,每個人、在每個不同階段,所能改變、影響的範圍、深度、時間長短均不同,持續用正確的方法訓練,日後就能有更進一步的體驗。  
—————————————————————————————

新靜心第二梯次開始報名囉,
這次更加碼到五堂課,
更重要的是,只要是協會的會員,
通通免費參加!
名額當然有限,馬上報名👉https://goo.gl/bNCWe2

第二梯更會開始幫大家做:
<個人心靈狀況分析>&<心靈健身計劃表>,
藉由每個階段的分析,
協助更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與進度,
以及各階段自我設定目標與達成率!

讓每位學員可以更深入的覺察自己的狀態,
強化與自己連結,幫助生命更順遂,
也讓人生的方向更清晰!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新靜心學員分享 – 覺察後,生命也在改變❤️】by 趙小姐

1528558069715
當初看到協會公布新靜心入門的課程時間,心裡就馬上決定要報名這個課程,原因是「過去一段時間,自己摸索靜心,其實有好多疑問喔」,而這門課程的介紹就有提到「課程會採取互動式的學習,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問題」,所以,這門課程的一大特色是大家可以多多提出自己的疑問,不是單純被動地聽講、接受訊息,這對於想要釐清自己心中疑問的我,真是一大福音。
  
過去,我以為「靜心,就是可以持續長時間安靜地盤坐,心中沒有任何雜念」,平日自己試著靜心,發現自己腦中不斷浮現各種念頭,為此,我感到十分挫折,經常陷入責備自己的循環中。
   
在新靜心入門課程中,透過沈伶老師回答大家的疑問,我才知道,原來其實靜心的過程中還是會有念頭產生的,只是要去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念頭。
  
在平日生活中,透過時時觀察自己,我才發現自己無時無刻都有各種念頭出現,不管是刷牙、洗澡、搭乘捷運,我發現我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到底是如何完成這些事情的,身體慣性地從事這些生活活動,而頭腦則是活在另一個世界,一直在想其他的事情,也許是晚上時候想著白天發生的事情,也許是一早想著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透過這門課程,我慢慢觀察我自己,我才發現自己經常處於一心多用,很少去體會「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吃飯的同時看著電腦,搭捷運的時候看著手機,何時能夠細細品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呢?何時能張開雙眼去看看路旁的風景?
透過觀察自己,我才驚覺自己根本不是活在此時此刻。
  
現在搭乘捷運時,我不再像以前一樣一直滑著手機看著哪個人在臉書上發布甚麼消息,有時是靜靜坐著數著呼吸的秒數,觀察自己的感受、觀看自己的念頭,有時則是拿起小筆記本記下自己當時的感受及想法,我將專注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我才是更值得我花時間關心的對象啊。
  
而沈伶老師錄製的漸進式放鬆冥想,更是讓我獲益匪淺。隨著沈伶老師的指令放鬆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透過這個冥想的過程,我逐一去觀察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我才發現自己身體好多部位都十分僵硬,我一一跟眼睛、鼻子、手指、腳趾等身體部位說「放鬆吧,你真的辛苦了,謝謝你一直支持我,從今以後,我會好好關心你的」,一開始自己的眼眶都忍不住濕了,我到底多久沒有關心過自己的身體了呢?
  
自從沈伶老師公開分享漸進式放鬆冥想的錄影片段後,每天至少跟著沈伶老師的漸進式放鬆冥想的錄影片段冥想一次,為自己的身體、心靈充電,漸漸地,身體緊繃僵硬的情況有慢慢改善。
  
過去遇到重要的事情,我會無意識地繃緊自己的身體,弄得自己經常為頭痛所苦,現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我會告訴自己「當我們的身體完全放鬆,就是身心最平衡的狀態,也是與我們本來的智慧最接近的狀態」,所以不用緊繃身體,放鬆身體、運用智慧、全力以赴就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最近有時遇到臨時增加很多行程,我都在心中默念剛剛那段話,並且深呼吸,過去忙碌時產生的頭痛現象,現在已經不藥而癒了。
  
真的很感謝沈伶老師、協會提供這門課程,讓我能夠逐步地將靜心融入我的生活當中,我會持續練習、持續觀察自己,將靜心變成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今年協會第一次辦台中場,
讓中部的朋友也有機會體驗到「新靜心」對生活的幫助與改變!
#僅此一場,別錯過囉 👉https://lihi.cc/IetPQ

 

發佈日期: 1 則留言

如何真正的「覺醒」? (一)

18-01-08-19-13-09-435_deco.jpg

第一步,靜下來問自己:我是誰?

想像我們剛來到這世界的時候,沒有衣著,沒有自己帶來的名字與各種事物,我們在一個小小的軀體中,還沒有意識到任何的「關係」,那是一個純然只有「我」的單純狀態。

 

〔褪下你的外衣 — 關係〕

你的名字、你的父母、家人,上學後你的老師、長輩、同學、朋友,長大後你的男女朋友、另一半、姻親、小孩,工作後你的長官、同事、職場人際圈……。
這些都是你的各種「關係」,想像它們是你身上一件又一件厚重交疊的衣服,請你靜下心來,想像自己一件又一件的褪下……

在過程中你的感覺是什麼?

褪下最後一件關係時,你的感覺是什麼?

 

〔褪下你的外衣 — 外來信念〕

當我們有了兄弟姊妹,是否從小就在兄弟姊妹的被比較中長大?
(EX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那麼安靜乖巧?)

當我們有了同學,是否曾在同學們的競爭比較中長大?
(EX某某人都可以考前三名,你為什麼不行?)

你是否曾經認真思考過,什麼思考模式是你的家庭給你的?
(EX 窮人總是被看不起,如果你不會念書,就是廢物)
(EX 女孩子只要乖巧聽話,不用太能幹,將來找好人家嫁了就好)
(EX 畫畫唱歌有什麼用?你將來是要畫電影看板還是去夜總會唱歌嗎?)

你知道嗎?我們的大腦就像海綿一樣,會將許多成長的經驗與別人的話語,不知不覺的吸收、烙印在潛意識裡。如果過於痛苦,大腦會自動啟動隔離模式,讓自己忘記或感覺不到這些負面經驗與影響的存在。

但是,忘記或感覺不到,不代表這些影響不存在,相反的,它們會像一個隱藏的內建磁鐵一般,默默吸引相類似的狀況,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比如說,在父母過於比較、責罵下成長的小孩,更容易在後來的生命裡遭遇事業挫折、同儕排擠或是感情不順,因為潛意識中烙印著「我不如人」、「我不好、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於是乎,這個信念便像磁鐵一般,創造各種不被愛、不成功的實相。

那麼,我該如何知道我的潛意識藏有什麼信念?又該如何消除呢?

 

〔找出生命中,重複發生的類似狀況〕

我該如何知道 我的潛意識藏有什麼信念?

最好的老師,就是我們自己的生命。
你不需要去算命、占卜、問事,不需要去做靈魂溝通、解讀阿卡西紀錄,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靜下來,回顧你的生命。

回顧你過去的生命中,發生哪些讓你「有重複、類似感受」的人事物?

比如說,重複發生被排擠的狀況、重複發生原本極為友好最終卻反目的狀況、重複發生感覺被遺棄、拋棄、背叛的狀況、重複發生身體相同部位的創傷、反覆發生的相同疾病…….,這些都是我們的生命,想透過各種方法告訴我們,我們潛意識藏有如何的信念,告訴我們需要改變、成長與面對的是什麼。

曾經有個女孩子,非常想找到適合的終身伴侶,卻常遇人不淑,不是忽然被其他女生介入、就是遇到有暴力傾向卻愛到離不開的對象、或是快結婚就突然分手了,後來在幾次面談與療癒後終於發現,最底層的信念因子,居然是她的父親在小時候曾當眾罵她:「妳這個不要臉的賤貨!」,自此在潛意識重下自己是不值得被愛、不值得擁有幸福的女人。(本案例經當事者同意引用)

如果我們不聽生命的教導、不面對過去的痛苦、不改變過去的負面模式,生命就會透過「重複發生類似的狀況」來提醒我們,就好像考試被當掉一樣,必須透過重修,給自己重新學習的機會。

亦即,倘若那女孩在第一次失戀後,就發現自己潛意識有不值得被愛、不值得擁有幸福的信念,如果她能透過正確方法,面對、釋放、清理這個創傷與信念,後面那些痛苦的戀情,絕對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她的生命知道,在這個功課上,她已經學會了、畢業了。

所以,如果我們不願意靜下來傾聽生命的教導,摀住雙耳雙眼去追尋算命靈通的解答,無異是背道而馳。

 

〔洗滌你的潛意識 — 療癒〕

知道潛意識可能潛藏的信念後,又該如何消除呢?

一、覺察重複出現的情緒

情緒,是線索的一個線頭,一種生命的提醒。

當我們離自己的心/潛意識很遠,無法立即找到深藏的負面信念時,必須在生活中,客觀的(不批判自己)觀察自己的感受。那個常常反覆出現的感受,通常就是重要的線索,著手療癒的開端。

比如說,常常感受到憤怒,總是遇到自己覺得很笨的人、或不公義的事,或老覺得別人在跟自己做對。這些重複的感受都是憤怒時,必須練習情緒釋放與療癒。

二、情緒釋放

請找個不會傷害他人的方式,徹底面對、釋放心中真正的感覺。例如,趁家中無人時,拿枕頭當作那個惹你憤怒的對象,靜下來回想過去事件的種種細節,深切感覺你對他的憤怒。

然後”不帶保留的”用言語或動作宣洩出來。記住,真實的那個人並不在現場,所以你不需要語帶保留或為他找理由,只要赤裸裸地將你的感受對著枕頭說出來。在釋放的過程中,情緒可能會有所轉折 (例如從憤怒轉為傷心),那都是清理的正常現象,只要順著自己當下的感覺說出來、宣洩出來即可。

如果有徹底宣洩、釋放那個情緒,下次當你再見到或再想到這個人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這表示你做對了。相反的,如果下次看到他依舊憤怒,那就表示宣洩的還不夠,需要再次釋放。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很難做到,可以試試團體釋放療癒,在老師的引導與團體支持的力量下,通常能更快達成目標。

三、為什麼需要釋放情緒?

很多不了解潛意識的人會說:「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我不想再回想了。」

問題是,雖然小我覺得事情已經過去,但潛意識可不這樣認為。

前面提過,當過去創傷在潛意識種下隱藏的負面信念後,會像磁鐵般一直吸引負面狀況發生,所以,要終極解決潛意識的負面信念,必須徹底釋放那個創傷,就能移除那塊磁鐵。

也有人會說:「我宣洩了又能改變什麼?他還是一樣不愛我了,他已經愛上別人了!」

就像前面說的,如果成功的宣洩與釋放、移除那塊磁鐵後,我們就不會被「不值得被愛」的信念綑綁,未來就不再發生類似的創傷與負面經驗。我們雖然無法改變他人,但是,我們有權利讓自己的生命更好,不是嗎?

 

〔療癒,是遇見真我的重要過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

覺醒,就是走向真我的過程,發現那個本來的面目,徹底從虛幻的夢境中走出來,回復原本自在的狀態。

為什麼 我們會看不到真正的自己?

因為原本明亮的鏡面上,堆積了一層又一層厚重的塵埃,也就是過去(含累世)累積的創傷與情緒,導致我們深陷劇情而無法自拔,忘卻真我。

療癒,就是洗滌我們的心靈,將那些厚重塵埃,一層又一層的擦拭乾淨,最終,得以還我本來面目。

 

▍ 請見下一篇: 如何真正的「覺醒」?(二)

 

◆ 2018【真正的解脫】七日覺醒僻靜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4193339360553/?ti=cl

發佈日期: 2 則留言

什麼是「受害者情結」?|沈伶(律師、心靈作家、講師)

在從事心靈工作這些年來,發現台灣有個普遍而氾濫的心靈現象,嚴重影響我們的各種關係與身心狀態,卻鮮少人提及或討論,就是「受害者情結」。

如果我們過去已經很努力了,卻依舊無法改變生活或突破困境,那是否有我們過去未曾看到的問題呢?能不帶既定成見觀察自己,才能看到真正的問題核心。

所以,請先放下自我防衛機制,先別急著否認。

【你有「受害者情結」嗎?】

「受害者情結」,顧名思義,就是經常感覺自己處於被害者的狀況,認為其他人或環境老是在壓榨或欺負自己。

我的很多學員一看到這個說法,第一個反應都是:「我沒有阿!」,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自我覺察後,常常事後不好意思地跟我說:「老師,我真的有像妳說的被害者情結耶~ 原來我以前其實沒有很了解自己呀!」

如果我們真心想幫助自己、突破過去的盲點,請務必給自己一段時間,在生活中好好重新觀察自己,你有以下的習慣嗎?

◆ 口語常說:「xxx (某人或團體/公司…) 應該 xxxx (怎樣做)才對,怎麼可以這樣呢?」
◆ 心中常感覺在某環境或某關係中,對自己很不公平。
◆ 口語常說:「我當初會這樣做,都是因為xxx (某人或團體/公司…) ……」
◆ 心中常感覺被壓榨、被欺負或被貶抑。
◆ 感覺世界上幾乎沒人會真心對自己好。
◆ 感覺自己的一片好意或真心,常被別人糟蹋。
◆ 覺得自己容易被排擠,或總是害怕被排擠。
◆ 覺得自己被別人利用,或別人對自己好都是有其他目的的。
◆ 感覺別人的眼神或動作,常表現出不喜愛自己或對自己有敵意。

以上的狀況越多,代表受害者情結的程度越嚴重。

【受害者情結 帶來的效應】

如果我們有受害者情結,常會覺得這世界的人、事、物總與自己作對,在各種關係上也會遇到很多挑戰,產生很多的負面情緒與感受。但即使是有受害者情結的人,每個人對自己感到被欺壓 (主觀上的感覺,客觀上未必均有) 時的反應,卻可能大相逕庭。

有些人會完全反應「被害者」的狀態,感覺到自己的難過、傷痛、心碎、難堪……,覺得被遺棄、覺得被利用後就被丟棄、覺得這世界充滿不公平,有些人會因此走不出傷痛的循環,陷入苦海而難以逃脫。

但相反的,有些人反而會因為被害者情結,在創傷後激起強烈的自我保護機制,讓自己成為一位「加害者」,以避免自己再受到任何傷害。這位「加害者」會在心中築起層層堅實的高牆,在外表戴起冷漠的面具,拒絕親近他人、拒絕對他人和善、拒絕幫助別人、拒絕再做任何付出與溝通;更有甚者,藉由壓迫他人過程中,填補內心匱乏的安全感。

【為什麼會有受害者情結?】

  ▋ 原生家庭的影響
有些受害者情結,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例如父母本身的身教、言教,從小教導孩子這個世界都是在欺負人的、沒有公平的事存在,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容易養成受害者情結模式。如果父母本身有嚴重的受害者情結傾向,與一般孩童相較之下,孩子會更容易有受害者情結。

  ▋ 創傷後反應
在人生旅途中,難免遇到各種關係的創傷,或是生活各層面挑戰的創傷。在某些重大創傷後,有些人會選擇勇敢從烈焰重生,讓痛苦轉化成滋養人生的養分,更積極、平衡的走向未來。但也有些人會因此逆轉性格,選擇用各種不同的保護機制防禦自己,而「受害者情結」,就是後者常選用的保護模式。

  ▋ 不論成因是什麼,都必須學習長大
如果我們希望人生從此順利,希望從苦海中解脫,就必須認清自己過去舊的負面模式,因為過去的苦是「舊的負面模式」累積出來的,倘若決心告別過去、擁有新人生,首先要覺察、然後斬斷「舊的負面模式」。
所以,不論「受害者情結」的成因是什麼,如果覺察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者情結,卻全怪罪於原生家庭或過去創傷,不就讓自己永遠陷於受害者的無限迴圈、難以跳脫嗎?

【終結受害者情結】

心靈大師海寧格曾說:「一個總是怪罪別人與命運的人,是因為他不想長大,不想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跟承認自己的錯誤比較起來,怪罪別人容易多了。」

這是一個選擇的機會,我們可以選擇繼續深陷在受害者情境中,在苦海中欺瞞自己有救贖的錯覺;我們也可以選擇,從今天開始讓自己長大,學習承擔自己的生命,承認自己的過錯,勇於對自己負責,改變自己的模式,就能成就不同的未來。

如果你願意,請在生活中保持對自己思想、行為模式的覺察,覺察自己:
是否常感到不公平或被壓榨?
是否常感到被欺負、被貶抑、被排擠、被利用或真心被糟蹋?
是否常脫口而出覺得別人「應該如何」、「怎麼可以這樣」?
是否會責怪「我當初會這樣做,都是為了…」藉以不用對自己的生命、選擇負責?

如果覺察到自己的上述思想、行為,請當下提醒自己:
「我願意告別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我願意斬斷過去創傷的牽絆。我擁有自我負責的勇氣,我擁有嶄新生活的權利。我衷心的祝福自己,我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沈伶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幸福冥想】漸進式放鬆冥想

當我們靜下來,讓身體處在極度放鬆的狀態,腦波自然會開始轉換進入α波 ─ 智慧的腦波。當我們時常訓練自己的腦波處在α波,可促進日常生活中的決定更清晰正確,也能自然而然的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情緒,使身心維持在平衡、自在的狀態唷~

這個《漸進式放鬆冥想》非常適合每天睡前或想放鬆的時候練習,如果練習到一半睡著了,也沒有關係,只要冥想引導繼續撥放著,我們的潛意識依舊可以繼續幫我們調整身心狀態。

快找個不會被打擾的安靜地方試試吧!